-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2011年大宗交易额将超千亿沪深席位交易活跃金融*加入时间:2011-5-16 8:52:59
投资者报
特约撰稿人xx
大小非就像笼中的困兽,一旦身上的锁链解开,就迫不及待地夺命而逃。二级市场无法满足他们的减持欲望,大宗交易平台则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套现通道。
投资者每天盯盘看软件中是否有大单卖出的时候,是否想到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的股票正滚滚而来,冲击市场?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通过统计2009年至今的大宗交易,努力揭开大宗交易背后的秘密。
如今,大宗交易已经成为大小非的减持平台,交易金额越来越高,2009年只有642亿元,2010年达到891亿元,同比增加39%。今年预计将达到1344亿元,同比增加51%。
众多为大宗交易服务的券商席位应运而生,国泰君安总部卖出次数最多,参与频率达到两天一次;平安证券资产管理部卖出金额最大,占全部交易额的8%。
中小板、创业板折价交易已成常态,溢价如凤毛麟角。更值得引起投资者警觉的是,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发生大宗交易的第二个交易日,股价下跌几率高达82%,平均跌幅为3%。
2011年交易额将超千亿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大小非正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暗中从资本市场抽血。
管理层设置大宗交易平台的本意是买卖双方商定好数量、价格,通过交易所的通道进行股权转让,但现在已经变成大小非减持的桥梁。往往交易后几天,上市公司就发出股东减持公告,减持通道正是大宗交易。2008年4月,管理层为了规范解禁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减持行为,规定“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此举是为了给大小非加一个“紧箍咒”,但市场中有声音猜测大宗交易将成为“大小非减持市场”。三年后的今天,这种猜测正在变成现实。
大宗交易“桥梁”上,大小非的流量迅猛增加。
随着存量限售股陆续解禁,每月只能在二级市场卖出1%的约束迫使卖方在市场中四处寻觅买方。
有需求就有服务,网上、手机短信中经常有收购大小非解禁股的消息,商量好数量、价格后,大小非将这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平台转手,收购方折价收购,再从二级市场卖出盈利。
2009年,全年大宗交易成交额只有642亿元,2010年时增加了39%达到891亿元。
今年,大宗交易市场更加火热。
截至5月6日,已经成交476亿元,按照时间进度推算,假设后续8个月仍旧维持前4个月的水平,全年成交额将达到1344亿元,同比2010年将达到51%的增幅。
按照单个月度比较,
2009年1月还只有18亿元,今年3月却达到了143亿元,到了5月份,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2009年
1、2月之和。
从大宗交易额与二级市场交易额的对比数据来看,今年这个比例在快速上升。2010年前10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2‰以下,从11月开始,逐渐上升到2‰以上,今年5月份,直线拉高,迅速达到9‰。未来几个月,随着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大批中小板、创业板公司限售股解禁,大宗交易只会更加火爆。
持股5%的股东减持后,要发布减持公告。中小板、创业板总股本较小,发起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他们减持后要发布公告,成为研究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的最好样本。如天龙光电(25.660,-0.17,-0.66%)、华谊兄弟(15.510,0.06,0.39%)、精诚铜业(18.40,0.20,1.10%)、国统股份(22.90,-0.35,-1.51%)等公司在大宗交易后都有发布。每一个公告,都在佐证大宗交易平台性质的演变。
今年以来,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中,天龙光电减持额最大、最频繁,也最有代表性。
天龙光电在今年的21个交易日中有大宗交易,合计交易股票5565万股、16.99亿元,从公告可看出,其中3000万股是原发股东在减持。
2011年12月27日,天龙光电限售股解禁第一个交易日,发起股东汤国强就从大宗交易中减持。加上今年1月5日的减持,两次卖出额占总股本的1.95%,超过了1%的要求,这正是其借道大宗交易的主要原因。
但这仅仅是开始。
后续天龙光电发布的公告,几乎成了减持的通知单。今年1月7日~4月2日,14个公告中有一半都是减持公告,毫无例外都选择大宗交易平台卖出。
卖出意愿非常强烈,卖出时间非常紧迫。
汤国强有1450万股作为抵押为一些公司贷款提供担保,3月14日质押解除后,时隔一天,在3月17日便迫不及待卖出。
截至3月30日,其所持3000万股全部卖光。如果在二级市场卖出,按照每月1%即200万股的比例,这些股票需要15个月才能全部卖出。大宗交易中只用了3个月,还包括他等待解除质押的时间,否则会更早脱身。沪深席位交易活跃
无利不起早,过手三分肥。
大宗交易只是个桥梁,买卖双方还必须通过券商的席位达成交易。
上海、深圳两地因为有沪深交易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