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各地模拟考试预测作文3题(附详细解题及范文)
考场作文---变化的科技,不变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思辨色彩突出,书写认真,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从现代人离不开的手机谈起,引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表明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但题目的重点并不在此,“然而”后的内容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即提示我们不能将自己异化为科技的奴隶,从而失去身边的美好。这句话语隐含着命题者对科技的深思,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考生要在此情景下进行思考,完成写作。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写一篇议论文”,题目明确要求文体为议论文,且要有充分的论据,“思辨色彩突出”,即要求考生旁征博引、辩证分析。
3.价值判断的限制。在“手机”与“载人航天”等的对比中,通过“岂止”一词可看出命题者的价值判断,命题人更倾向于要考生去思考这些国之重器给人们生活甚至世界带来的改变,而不是每天沉浸在刷微博、微信等“左右我们情绪”的“风中的代码”中。“然而”之后的话语引导考生辩证看待科技,在为之“狂欢”之时,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开放性
1.切入角度自由。考生可以从微博、微信、QQ如何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手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科技将世界缩小,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角度切入,但都要辩证分析,理性看待科技的利弊。如需指出不要因过分依赖科技而忽略传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如身边的事和最亲的人,以及科技高光下日益消解的传统文化内涵等。辩证思考,方能写出最佳立意。
2.联想思考开放。考生在论证时,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比如谈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可以正面联想移动支付、网上直播授课等,反面联想因为每个人都在玩手机,而使面对面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以正面联想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高科技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例子,反面联想无人商店、无人驾驶等事物让世界变得冷冰冰等。总之,以正反联系思考,方可见出思辨能力。透过材料本身探究其本质时,考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
解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材料内容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说。但本题在具体要求上与以往的作文有些不同,明确要求“思辨色彩突出”,既然对考生作文的思辨性提出了要求,就说明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考生一定要全面、深入地分析作文材料,辩证思考,得出最佳立意。如本则材料主体部分强调的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好像可以对科技成就大写特写,但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然而……”,以反问语句直击人心,提醒考生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理性对待科技,不能将人类异化为科技的“奴隶”,而失去对生活本真的思考。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关注科技,勿忘本心。
2.科技利弊,审慎对待。
3.利用科技,绝不依赖。
4.莫被科技绑架。
5.变化的科技,不变的生活。
偏题立意:
1.勿让网络左右情绪。(不能整体审视材料,只关注到“狂欢”,未关注“然而”之后的内容)
2.世界变小,你我关联。(片面立意,未体现题目强调的重点)
……
下水文
科技狂欢 尤需冷静
齐志伟
刚刚过去的2019年,从嫦娥四号登陆月背到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从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到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领域结出丰硕成果。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科技带来的变革早已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借助科技手段,人们完成了许多前人渴望但无法实现的壮举:飞上蓝天,潜入深海,相隔万里却能喃喃耳语……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让地球俨然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哈佛大学教授史蒂芬·平克说道:“谁也不用质疑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是哪个时期,答案肯定是今天这个时代,而能够超越今天的就只有明天。”科技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化家庭场景的实现,解放了人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积淀:《道德经》里那些颠覆“常识”的名句.docx
-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有关“效应”的作文讲评及名师下水范文展(有详细解题).docx
-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2020高三“大学生品质”作文导写(附详解+思维导图+下水作文).docx
- 语文高考备考作文素材:时文选粹3篇(附精评细点).docx
- 语文高考备考冲刺:聚焦语言单位,掌握逻辑思维 ——全国高考语言运用考查趋势及解题策略.docx
- 备战高考语文冲刺:中国网文何以成为海外读者新宠 阅读写作导写练.docx
- 2020高考命题热点必背范文 ——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docx
-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2020高三模拟作文选编及优秀范文(附导写详解及范文点评).docx
- 语文高考作文备考:最新名校联考作文(10则审题精析、写作提纲、主体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