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精读 事件
科举考试制度:古代中国
的第五大发明 P32;编者按:
古往今来,有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通过考试改写了自己一生的命运。科举考试制度,从隋唐时期兴起至清末废除,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对于整个世界文明可谓贡献巨大,被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今天的高考,其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基本精神内涵是不变的。在当前实施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的背景下,辩证地看待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造成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当代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成分以滋养、完善我们现今的考试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大事年表;大事年表;宋代:科举考试变得更为开放和严密
自宋太祖时起,政府在科举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九月下诏废止唐代以来的“公荐制”,使得北宋的人才选拔制度更为公正合理。
开宝六年(973),宋太祖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同时,由州试、省试和殿试组成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宋代放宽了科举考试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宋代进士在名额数量上也成倍增加。
;
另外,锁院制、别头试、糊名法、誊录法等制度的推行,也有效地防止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而在王安石提出的“用经义取士代替诗赋取士”的方针得到了宋神宗的贯彻后,诗赋在科举考试中就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代: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
明代,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的《四书集注》。
清代:科举废止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后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正式??除。; 唐代诗人孟郊年轻时运气不佳,两试进士不第,直到46岁时才中进士。为了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他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前两句将孟郊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对比,凸显其一朝得以高中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扬扬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尽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诗中派生出的“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韩愈从19岁时便进京考学求官,但屡试不中,直到25岁第四次参加考试才考中进士;后来他又参加了三次博学宏辞科的考试(唐开元年间始设,以考拔能文之士),都未中选。期间,韩愈三次上书宰相,要求仕进,但都未得回音。怀才不遇的他只得离开长安。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被朝廷选为四门博士(学官名),这年他已35岁,距初中进士已有十年之久。;人物故事;人物故事;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考皆为第一名,考中秀才。但他后来屡应乡试不第,72岁时才被按例补为贡生。除微薄田产外,其平日以教书、做幕僚维生。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的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在其耗尽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一书中,讽刺和批判科举制度是笔触鲜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但吴敬梓在“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等,加上个人生活由富而贫,他彻底看清了“上层人士”翻云覆雨的嘴脸。因此,吴敬梓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都淋漓尽致地反映在其作品《儒林外史》里,并以讽刺的手法,对种种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多元思考;多元思考; ; ;1. 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读书人信奉“学而优则仕”,将读书、考试与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权力、地位与学业结合起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学而优则仕”的内涵?
2.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是天下学子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古往今来,有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通过考试改写了自己一生的命运。然而,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成才道路千万条,参加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 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古代中国的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而当今社会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有人说,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 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
-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简明连贯得体(共56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近义实词的使用(共71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专题(共67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成语专题(共86张PPT).ppt
-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歌 (共25张PPT).pptx
-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分析 (共14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连贯——句子的复位 课件(共26张PPT).pptx
- 高三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共32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得体 课件(共38张PPT).ppt
- 高三语文复习:连贯——排序、补句 课件(共21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