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卜千秋墓壁画艺术惊人
上图均为西汉卜千秋壁画墓部分画面。
(资料图片)
■ 壁画墓简介
西汉卜千秋壁画墓于1976年在邙山脚下的洛阳面粉厂被发现。该墓为砖室墓,墓葬年代约为西汉中期稍晚的昭帝至宣帝之间(公元前86年~前49年),从出土铜印推知墓主人名为卜千秋。
■ 壁画内容
该墓壁画分三组。第一组是绘在墓室后壁山墙上的辟邪图;第二组是墓顶平脊上的卜千秋夫妇升仙图;第三组是墓门内额的人首鸟身像。三组壁画中以第二组卜千秋夫妇“升仙图”最为壮观,该壁画长4.51米,宽0.32米,绘在20块空心砖上,壁画砖从东到西依次是彩云、女娲、月亮、羽人、双龙、枭羊等。
壁画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国内发现最完整的反映西汉升仙思想的壁画。该壁画内容新奇,绘画技艺高超,是研究汉朝思想、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在中国和世界美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 壁画故事
提起墓葬,许多人心里都难免有惊悚之感。
可如果你有幸走进一座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看到结构和布局都刻意模仿现实生活中人间居室而建的墓室,看到绘在墓壁上流光溢彩的精美壁画时,内心那惊悚的感觉或许会一点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和好奇。
这正是记者走进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西汉卜千秋壁画墓中的感受。
作为国内发现为数不多、价值极高的西汉壁画墓,这个墓葬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名为卜千秋的墓主人又是个怎样的人?随着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的讲述,我的好奇心也慢慢得到满足。
修防空洞,精美壁画墓重见天日
1976年年初,位于当时邙山乡的洛阳面粉厂修建防空洞,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施工人员发现了这座古墓葬,市文物部门随后开始进行考古发掘。走入墓室,大家都被映入眼帘的壁画深深地吸引了。
当时全国发现的壁画墓数量非常少,而西汉的壁画墓更属凤毛麟角。后经发掘,该墓葬共发现各种随葬品60件,其中铜器8件、铁器5件、陶器47件。由于墓中出土一枚铜印“卜千秋印”,同时结合墓内出土的两具棺木,文物工作者断定,此墓主人应为卜千秋夫妇。
事先画好,再按编号砌筑到墓室里
最让考古人员感兴趣的,还是墓中精美的壁画。
墓葬壁画是丧葬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墓是西周时期,多是在墓壁上涂抹或绘制一些色彩和简单的图案,是墓葬壁画的原始阶段。墓葬壁画在西汉时进入构图复杂、内容丰富的成熟期,之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都发现有壁画墓。
洛阳发现的保存状况较好的汉代壁画墓目前共有19座,其中,又以卜千秋墓的时期最早,大约为公元前86年~公元前49年。
看着这些绘在距离地面1.86米高的砖上色彩均匀饱满、线条流畅灵动的长幅壁画,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此精美绝伦的壁画,是当时的绘画者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中,一直仰着脸、举着手画出来的吗?
经指点,记者看到每块砖上画面的边缘都有一个编号,连起来是一到二十。这些编号解开了疑团。原来壁画不是先在地面上画好,编上号,建墓时,再把壁画砖按编号,依事先做好的设计图砌筑到墓室里去的。在墓外,作者从容创作,所以作品才如此精彩。
浪漫“升仙”,西汉社会的共同追求
卜千秋墓壁画的墓主夫妇升仙内容,表现了流行于西汉时期的“升仙”思想。
徐婵菲介绍,西汉晚期,社会生活弥漫着浓重的迷信色彩,长生不老和谋求死后灵魂不死、直入天堂,成为社会的共同追求。此墓壁画的第一主题便是升仙。
墓中升仙的壁画有两幅,一幅是“仙人王子乔”。史书记载,王子乔为周灵王太子姬晋,传说此人好吹笙作凤凰鸣,常在伊洛间游山玩水,后与道士浮丘公相识,最终在偃师缑山乘白鹤升仙。这幅壁画上,王子乔人首鸟身举翼飞舞,飘飘成仙。
第二幅就是位于墓顶平脊上,由20块空心砖拼成的“升仙图”。图长4.51米,宽0.32米,呈现的是卜千秋夫妇在女娲、伏羲、太阳、月亮、持节方士、两青龙、两枭羊、朱雀、白虎、仙女等人神鸟兽的引导和护送下,浩浩荡荡奔向昆仑仙界的场面,气势壮观,创造出了一个秩序井然、神秘奇异的虚幻世界。此图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形象为后人展现了汉代人幻想中的永恒美好的灵魂归宿,同时也表达了那时人们对生的留恋和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幅图以极富装饰的线描、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和单纯简洁的形象,构成一幅波浪起伏、延绵不断的天上景象。
这座墓的壁画,也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伏羲和女娲进入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兴趣的是,其他地区汉墓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是画在一起,呈人首、蛇身、交尾状,而卜千秋墓壁画中,却将伏羲和女娲分开,女娲在前,然后是青龙、白虎、朱雀、仙女和卜千秋夫妇,最后才是伏羲。卜千秋夫妇的画面也很有意思:卜千秋夫人在上方,骑赤色三头凤,手捧三足鸟;卜千秋在下方,乘腾蛇,手持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