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关于工匠精神国旗下演讲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篇关于工匠精神国旗下演讲稿 工匠精神国旗下演讲稿篇一 有一些人,他们在我们的身边默默无闻。只是尽心尽力地 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也许他们所在坚持的事情并没有得 到多少人的赞同和支持。但他们用他们的执着撑起了一片属于 他们的不一样的天空,而支撑他们的,就是让人们动容的工匠 精神。 也许就在以前,它还是一个很少被人提起的词。但这个词 语就和那些工匠一样,默默无闻,却渐渐地得到了别人的敬仰。 每一个工匠心中的工匠精神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一个工匠心中 的工匠精神的基础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在XX有一家修 笔店,店里的设备并不是很好。有很多 人都问过这家店的店主一个年近90的老人,一个相同的 问题:“ 笔在这个年头已经不时新了,你为什么要继续留在 这里呢。难道只是为了平均一年才有5个人光顾的生意?”刚 开始被问时,这个老人愣住了。也许在他心中工匠精神就是一 个普普通通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已经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对他来说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他想了想说:“工匠精神就是 持之以恒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细。我为的是我们中国的老 工艺,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这只是为了一种传统工艺的延 续。 XX的云锦是举世闻名的。但在那华丽的背后要纺织者付 出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呢?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 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 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这也许是常人所难以想 象的,但对于那些执着地,习惯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完美的 工匠们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他们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们要把这项事业做好,让云锦这传统工艺一直传承下去, 并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大国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这个被 信息化覆盖的快节奏城市。有人会笑他们傻。是啊,在这个时 代,除了他们,谁还会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并精心为此花 费大量的时间呢?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追求着速度,而不是质量。而工匠 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为了获得 更多的财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细节、坚持、做好这些美 好的词语被人们忽视了,淡忘了。但现在又有一些人发现了这 美好精神的闪光,开始宣扬他们。那些曾经被人忘记的那些平 凡的工匠们,再一次地得到了别人的关注。 工匠精神,这个平平凡凡的词语,在一个又一个工匠的心 里传递着。 工匠精神国旗下演讲稿篇二 我们身边有许多1987年进厂的老员工,他们十几年如一 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更好地做好工作,不辞辛苦地贡献 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中有保全队长,多年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 护每一台设备。每当设备出现故障,他们总能快速地找到问题 点,熟练地解决。设备更新换代后,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掌 握新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他们还悉心把自己总结的经验 传授给新员工。二十多年来,经过他们修理的设备不计其数, 解决的各类故障数不胜数。 她们中有质检员,每天检验衬衣数千件,严格把好质量关。 她们说:“我如果漏掉一件不合格品,漏验率可能只有Oo 01%, 但那件产品到了客户手中就是100%的疵品,要坚决杜绝这样的 情况发生。”质检工作每天需要大量重复的劳作,她们认为只 要用心,平凡的工作也会出彩。她们常常告诉我们,“技多不 压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持续进步。 从这些同事身上,我看到了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把工作做到 极致的“工匠之心” O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持之以恒、兢兢 业业、精益求精的员工队伍,才使棉花纺成结实的纱线、织成 美丽的面料、染上漂亮的颜色、制作成精美的衬衣。一丝、一 缕、一针、一线,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出了公司高品 质的产品。 老员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在平凡的工作中 做出不平凡,就要有励志成为工匠的心,热爱本职,潜心钻研, 把工作做得出色,做到极致。 工匠精神国旗下演讲稿篇三 当我听到耳熟能详的品牌名字,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 万国、卡地亚”时,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位年迈的老人,戴 上老花镜,在深夜的台灯下,一次次打磨着不足几毫米的零件。 手表,在生活中或许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