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护面罩 一次性面罩 外科口罩的选择 ? 戴外科口罩的指征: 1. 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 患者提供常规医疗服务时,都应戴外 科口罩; 2. 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 论确诊与否,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 随时配戴外科口罩。 正确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的选择 ? 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指征: ? 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 空气隔离病房; ? 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 如气管插管、尸体处理等; ? 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 体,而且传播途径不明确时。 口罩的正确使用 ? 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 ? 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 子上; ? 摘取或处理口罩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 性试验,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 ? 注:外科口罩必须将光滑的一面朝外;医用 防护口罩必须保证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不漏 气。 摘口罩顺序 帽子 ? 作用 ? 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 ? 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 染环境和物体表面。 ? 分类 ? 一次性帽子 ? 布类帽子 帽 子 ? 应用指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 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 注意事项: ?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 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 清洁。 ? 一次性帽子不得复用。 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 针头丢弃在塑料袋中 (三)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 ? 据报道:经皮肤刺伤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 依次为 HBV 、 HCV 、 HIV 、其他为肝炎、梅 毒、疟原虫、水豆疱疹病毒: ? 其中: 2-40% 暴露于 HBV 3-10% 暴露于 HCV 0.2-0.5% 暴露于 HIV (四)锐器伤后造成感染的因素 ? 病人相关因素 ? 刺伤相关因素 ? 医务人员相关因素 病人相关因素 ? 病人感染状况不了解(隐瞒或不 知),按正常利器伤处理 ? 病人感染的不同病程阶段,传染性 不同 ? 病人的治疗情况 ? 血液中病毒存在的浓度(病毒载量 水平) 刺伤相关因素 ? 刺伤深度 深度刺伤器感染几率大于浅 度刺伤 ? 利器污染程度 控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 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锯。 ? 接触途经 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 ? 时间长短 刚污染的利器刺伤引起感染 的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的利器 医务人员自身相关因素 ? 接触频率 接触频率高感染几率大 ? 对 HIV/AIDS 知识的认知程度 ? 安全措施 是否采取安全措施和方式是 否正确 ? 自我保护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 措施实施情况 ? 健康状况 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染 的几率因素之一 (五)职业防护措施 ? 开展培训 ---- 标准预防的理念 (3h\6h) ? 防护技术 ---- 物理屏障,安全产品的科学 应用 ? 环境消毒 ---- 切断途径 ? 隔离病房 ---- 控制传染源 ? 补救措施 ---- 处理、接种及预防性治疗 ? 违规必纠 预防措施 —— 标准预防 ( Standard Precaution )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提出 (一) * 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为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 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 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 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标准预防措施 ? 手卫生-洗手及手消毒 ? 手套 ? 口罩、帽子 ? 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 改善环境 ? 消毒、灭菌 ? 安全注射 ? 利器处理 ? 病人隔离 ? 医疗废物处理 ? 健康监护 1 、手卫生 手易被细菌污染 ? 一位护士的手在诊疗后未洗手前采样,经过 24 小 时培养后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 居菌的污染 手在医院感染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病原体 控制医院感染和耐药 菌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SheWalksinBeauty她走路很优美.pptx VIP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基于超级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探索.docx VIP
- 桥牌自然约定卡.docx VIP
- GB55002-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年度镇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恋爱的犀牛》话剧剧本.doc VIP
- 宠物社交平台宠物服务行业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Web服务渗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一单元第1课体育与健康概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