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发生与防治 2015.3 细菌性病害特点 症状:主要表现有坏死、腐烂、萎蔫等,类似病毒性病害往往都是全株性病害。 病部表面常为水浸状或油浸状,病部在湿度大时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菌浓;腐烂时患病部位有恶臭味 侵入:一般是通过伤口和水孔、气孔侵入 传播:在田间,病菌主要是通过流水传播 气象:暴风雨能使蔬菜产生大量伤口,利于细菌侵入,是细菌性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铃薯细菌性病害主要种类 一、疮痂病 . 为世界性病害,除了土壤极酸地区外,各产地几乎都有发生,尤其在连作较重的地区、偏碱地和温室的马铃薯生产中,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和产量。该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影响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同时降低马铃薯的耐贮性、质量及芽 势。 疮痂病 1.症状 块茎受害后,在薯块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块,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手摸质感粗糙。疮痂通常病斑仅限于皮层,有时可深入皮层以下。被害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不耐贮藏,且病薯外观不雅,商品价值大为下降。当疮痂布满块茎时,即失去食用价值。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 营养根受害后被毁,地上部表现出矮化、营养不良症状。 疮痂病 2.病原与寄主 病原为放线菌,链霉菌属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Thaxter)Waks.et 菌丝细长有分枝、多核,末端呈螺旋状,并连续分割生成圆筒形孢子。无内生孢子,大小为1.2-1.5微米×0.8-1微米。 寄主:马铃薯、甜菜、甘薯、胡萝卜、萝卜、芜菁、防风的块根或块茎。 疮痂病 3.侵染循环 马铃薯疮痂病病菌能在土壤中腐生,也能在种病薯上越冬。由种薯和土壤传病,(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而传播,)在薯块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伤口和气孔侵入块茎。块茎表面木栓化组织形成后,就难侵入。 疮痂病 4.环境条件与发病关系 马铃薯疮痂病在土壤高温干燥情形下适宜发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30℃。病害在土温20—22℃时发展最快,低温、高湿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幼龄薯块更易受害。疮痂组织易受其它微生物的再次侵染而引起腐烂。 在酸性、中性和微碱性(PH5—8)的土壤中,病害都有发生,但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更重些。PH值5.2以下土壤很少发病。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疮痂病 5.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 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 2.农业防治 品种:采用抗耐病品种、无病种薯,不从病区调种。轮作: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水肥管理: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多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料和增施绿肥,可抑制发病。 3、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播前沟施50%五氯硝基苯毒土(2--3千克/亩,拌细土50~75千克配成毒土。 喷雾防治: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 00倍液,或新植霉素(100万单位)5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900倍液,或DT可湿性粉剂(二元酸铜) 500倍液,或DTM可湿性粉剂(百菌通)10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春雷霉素+王铜)6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二、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最初在黑龙江发现,由于种薯的调运,现在病区已经扩大至大江南北多个省市。马铃薯受环腐病为害后,常造成死苗死株,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2成,重的达3成,甚至6成以上。同时,块茎质量受损,还能造成贮藏时的烂窖。 马铃薯环腐病自然情况下仅为害马铃薯,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植物及菜豆、豌豆等豆科植物和西瓜等。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的症状特点:地上部茎叶萎蔫,地下部块茎维管束环发生环状腐烂。 ⑴ 、地上部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枯斑型和萎蔫型两类,田间常兼有二种症状类型,而以某一种为主。 ①萎蔫型:初期自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初期早晚可恢复。以后不能恢复,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病叶自症状出现至枯死约15天左右,全株萎蔫开始至枯死约27-45天。 环腐病 1.症状 ②、枯斑型:从植株基部叶片先出现症状向上蔓延,一般基部复叶上的顶端小叶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呈褐色,后渐蔓延,叶肉呈黄绿或灰绿色而叶脉仍为绿色,呈明显斑驳症状,同时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第一小叶出现枯斑后,第二三小叶亦渐出现病状,逐渐向上扩展,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叶片枯死约15天左右,全株枯死约26-27天左右。 在田间,环腐病易与青枯病混淆,一般北方青枯病很少发生,主要区别青枯病叶片颜色不变,不上卷,无斑驳,随即萎蔫枯死。 环腐病 1.症状 ⑵ 、薯块症状:轻病薯外表无明显症状,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淡黄色或乳黄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达一圈,并可使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内容.docx VIP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及.doc VIP
- 2025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及其加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2024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数学(含答案).pdf
- 2025年高考数学大题突破01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8大题型)(原卷版).docx VIP
-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课件:焊接修理工艺.pptx VIP
- 中联HIS系统门诊医生操作手册.doc VIP
- 中小企业授信调查、审查、审批的管理办法.pdf VIP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课件.pptx VIP
- 中联HIS系统门诊医生操作手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