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贫攻坚王喜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今年48岁的王喜玲,是陕西省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一名普通的女共产党员。她和丈夫先后开过理发店、鞋店,甚至远赴新疆种植棉花。2011年身患重病,经过治疗病情趋于稳定,但欠下11万元外债。正当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时,2013年,一场车祸又夺去了丈夫的生命,时值女儿上学,婆婆年迈多病,人生跌入谷底。但她并没有被不幸压倒,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意志,自强不息,与贫困战斗。特别是在党的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通过种植苗木、做“经纪人”,成立了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2016年主动提出脱贫申请,成为扶风县脱贫攻坚“主动退贫第一人”。王喜玲通过成立合作社,先后吸纳26户贫困户入社,带动周边230余户群众发展苗木种植,帮助吴家村18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累计销售苗木300多万株,实现销售总额800多万元。2018年9月被授予“陕西省自强励志模范”,并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为了进一步发展苗木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8月份,喜林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又投资280万元,在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关村流转土地210亩,新建苗木生产基地,栽植雪松、樱花、红枫、玉兰、白皮松等树苗。村里20多户贫困户,通过资金等方式入股,从明年起,每年能分到不低于6%的分红,更重要的是,西关村等周边众多的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每月还能拿到3000元工钱。“我要将这片苗木经营好,不负各级政府的关怀和乡亲们的厚望”,面对现场参观的人群,王喜玲满怀深情地讲述到,“这几年我自己及家里经历了好多事情,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以及乡亲们的热心相助,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走上了苗木行业。我想,自己能致富,也可以带着乡亲们一块发展苗木,最近也成立了陕西喜林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把群众能够出售的苗木直接销到工程上来,带领乡亲们一块脱贫致富。”一片热烈的掌声,是大家对这位新任总经理的热情祝贺。参观完苗木基地,在西关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赵建权主持召开了学习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喜玲同志先进事迹好人故事分享会。在集体观看王喜玲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之后,王喜玲讲述了自己自强励志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她说,“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很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所以一直以来,不管我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坎坷,我都会咬紧牙关奋力打拼,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王喜玲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所做所为就要象一个党员的样子。在我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是大家给了我力量,让我走出了阴霾,走出了痛苦。当我脱贫之后,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我身边的父老乡亲。”王喜玲最后用“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这句话和大家共勉,表示“一定会带领贫困群众奋力打拼,用心血和汗水收获心中最为灿烂的笑容!”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感悟和共鸣。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党员代表李瑞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很触动,从喜玲同志的事迹中,我体会到了三种精神,一是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其实在世俗的眼光里,可能喜玲同志是不幸的,不管是身体的病痛还是家庭的变故,都足以将一个人打垮,但是喜玲同志没有沉沦,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自己勇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但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还引领帮助其他乡亲,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二是敢想敢做的创业精神,虽然喜玲同志是一位女性,她勇挑起家庭的重担,也还有自强自立、敢想敢做的创业精神,她骑着一辆摩托车,跑遍了扶风的每个镇街,就是这种敬业的精神和诚信的品质,赢得了更多的客商和农户的信任,为大家带来了更好的示范效应;三是不忘乡亲的感恩精神,喜玲同志说过,正是有了乡亲们的帮助,她的这个家才没有散,现在大家都夸她是“能人”,她也要凭借着这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喜玲同志帮助周围200多户群众发展苗木,帮助1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随着基地的进一步扩大,还要帮助更多的群众,这是一种感恩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李瑞最后的一段话,抒发了与会同志的共同心声—“不管我们是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学习王喜玲同志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精益求精,淡薄名利,尽力将手头的工作做的更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