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_刘郎已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VIP

《减字木兰花_刘郎已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阅读答案及翻 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 谢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家。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 家。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并简要分析作 者是怎样抒怀的。 1、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并简要分析 作者是怎样抒怀的。 【 参考答案】 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 抒发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 (或答巧妙化用前人诗句)来抒情;借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 “前 度刘郎今又来 ”的“刘郎 ”自谓,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崔护《题都 城南庄》诗 “桃花依旧笑春风 ”感叹 “世事无常 ”,自己只有心灰意冷; 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 破家亡而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自居易。 【 注释:】 ⑴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 作者因战乱而流浪南方,故以刘郎自比。 ⑵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 桃花依旧笑东风 之句。这句是说 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 ⑶重院:深院。谢家:指歌伎居处。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 到谢家。“ ⑷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 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 州司马青衫湿。 “这两句说自己象白居易那样听琵琶后落泪伤心。 ⑸杜甫《春望》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句说面对 落日映照下的大地山河,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感慨万端。 词意】 “桃花 ”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 “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 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 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 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 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 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 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 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 赏析:】 朱敦儒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 1081 )。宋室南渡是在钦宗靖康 二年( 1127 ),朱敦儒年四十六岁。这首词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作 于朱敦儒四十六岁以后,故起笔便自叹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 笑”。这里暗用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 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句。 《再游玄都观》诗有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句。 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 ”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 “春风”二字,与 “老”字 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 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 老境,故以 “刘郎”自拟。 “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 “刘郎”有关, 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 着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 出: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 斟翡翠卮。 ”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 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 “桃花 ”没有 变, “依旧笑 ”;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 ”,而朱敦儒却对过去 “佳人挽袖 ”,醉写新词的 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 “不管桃花依旧笑 ”。桃李春 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干,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 他在《雨中花》词中也曾无限感慨地说: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 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又一次表现了他自感 衰老的心情。 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琶。但 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 去听了。重院,即深院。谢家,即谢秋娘家。谢秋娘,唐代名妓, 故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妓家,或指诗人所爱恋的女子家。如唐张泌 《寄人》: 别梦依稀到谢家”。温庭筠《更漏子》: 惆怅谢家池 阁。”都可说明这种用法。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