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只住在 17 楼阅读答案《马继兴住在书袋里》阅读答案
马继兴:住在书袋里
马继兴的外祖父名为左济拯,因为名字里携带着治病救人的意 愿,又对中医药情有独钟,在山东济南悬壶济世,对于治愈内科杂 病和妇科、儿科疾病有一手。
年幼时,马继兴经常来外祖父家里玩耍,偶尔帮助老先生抄录、 整理临证医案,顺带浏览中医古书。
马继兴这辈子就是为中医古籍而来。 在马继兴的家里,纸盒子享有 “崇高 ”的地位。这些纸盒子以前要 么是装鞋的,要么是装小西瓜的,到了他家,地位一下子提升了, 盛满了厚厚的底稿,装满了高深的知识,码放得整整齐齐。
翻阅这些底稿,你会惊讶这位主人所付出的心血。马继兴不太懂 得使用电脑,他的研究文章都是先手写,再让助手输入电脑。打印 出来,他往往还要修订,先用笔改一遍。后来发现还是有需要补充 的内容,于是写在小纸片上,涂上胶水,把原文覆盖。问题是新的 思路又冒出来,只好再粘上一张纸片 ……
他的底稿, “缝一遍,补一遍,缝缝补补又一遍 ”。 问他至今发表过的文字有多少,他摇摇脑袋: “不知道,统计这 个有什么意义 ?”
一些著述的页码数量已经 “泄露天机 ”:《敦煌古医籍考释》,
508 页;《中医文献学》, 560 页;《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1156 页;《神农本草经辑注》, 1198 页……
对于学术成果,马继兴喜欢 “捂着 ”,不肯轻易示人。这倒不是吝 啬,而是期待更完善一些,力求每一部书面世,都能听到回响。
他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就着手马王堆出土医书的研究,先是发表 单篇的论文,后来撰写了一部书稿,只限于内部交流。再修订,再 补正,一晃过去了二十载春秋,直到 1992 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才呈现到世人的面前。
《针灸学通史》则 “潜藏 ”了 60 多年。学生时代的马继兴就着手 研究针灸的历史, 1945 年夏完成了初稿,直到 2011 年,《针灸学 通史》出版,已是第五次修订。
“我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表。 ”他淡淡地说。
马继兴的研究著作、专业论文,大多是他自己 “单枪匹马 ”完成的 他厌烦那种 “大兵团作战 ”,声势浩大,在研究成果上却 “草草收兵 他习惯了深耕细作,慢慢地来,不追风赶潮,拒绝挂个虚名,四处
贩卖”声誉
对于名利,他说: “动脑动体不动心,不计得失乐津津。适量动 脑反受益,动心贪欲必招损。定时适量来动体,学习工作要认真。 但求矢志勤奋进,屏绝俗欲得天真。 ”
他主张 “不动心 ”,说的是要对物质欲望保持节制,甚至统统摒弃。
八十岁高龄的时候,他还骑着自行车上班, “他的坐骑是一辆 26 型旧款车,多处车漆早已斑驳,车筐因使用年久而磨损,用塑料绳 捆绑继续发挥作用 ”。他的学生万芳对这辆自行车记忆犹新。大家劝 他不要骑车了,他不愿意。劝他换一辆,他也不肯,理由是比之前 的 28 型自行车好多了。
马继兴静静地坐着,进入他的领地,外人不容叨扰。唯有初春的 暖阳,放肆地爬在他的身上。
(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相关链接:
上世纪 70 年代,马继兴和文物学家一起完成了《马王堆汉墓帛 书》(医学部分)的写作出版,后来又经过大约 20 年时间独自完成 了近百万字的《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在该书 出版序言中写道: “马大夫知识渊博宏富,态度谦冲谨慎,于中医各 方面,特别是医史文献,精通娴熟,对克服整理注释工作中的许多 困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逐渐了解到他多年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 经历,知道他怎样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以科学的方法钻研探 索,积稿充柜满箱。我能够读过的他的著作,仅仅是其一小部分, 已足令我兴望洋之叹了。 ”1990年出版的《中医文献学》是马老撰著 的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文献专著,全部直接采用第一手资料编纂而成。 书中,他对古代各类中医药传承系统、版本源流总括出 200 余幅图 表,共参考引用了近千种古今文献。有评论道: “不只是规模宏远, 得未曾有,并能出浅入深,富于创见。 ”他历时十余年,调查了 11 个国家和两个地区 137 家图书馆收藏的 27250 部中医古籍,复制回 归了总计 266 种宋、元、明、清版本的善本医籍与抄本,复制页数 达174152页,校点出版或影印了 69种……
尽管已年近九旬,但为了加快古籍回归和研究的步伐,他努力让 自己去接触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 …… 他常常站在自己半个多
世纪来精心收集的一柜柜中医古籍资料前,久久规划着:神农,铜 人,出土的拓片,回归的古书,沉睡的书稿 ……他写下这样的诗来
勉励自己:人生行程方峥嵘,精神抖擞心情爽,终日欢愉自轻松, 果断自信火焰旺,为国尽劳永效忠,所幸曩昔未虚度,再为人民立 新功。
他说,再给我 200 年,我要做的工作还没有完。
(摘自 “百度百科 ”)
(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