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字经教案小班人之初
【篇一:《三字经》:人之初的修身课】
《三字经》:人之初的修身课
【三字经其书】
古代没有幼稚园或者学前班,那他们小时候的启蒙教育是怎样的呢? 随着人文历史的积累,民间的一些学者就总结了一些适合孩子的书 籍,经过挑选,约定俗成了一批教材,《三字经》就是其中最著名 的一本蒙学读本。
《三字经》,顾名思义,就是三字三字地读的一本经典,比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相远。”这样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 朗上口,也便于孩童跟着大人复述、背诵。相传,它是南宋时一位 名叫王应麟的学者编写的,共一千多字,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三字经名句】
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
解读: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学习 ,就不明事
理。玉石原本包裹在其貌不扬的岩石里,只有经过打磨、雕刻、抛 光、镶嵌等工序,才能变成无价之宝。人要成为有用之才,也要经 过勤学苦练、承受各种考验和压力,才能明白什么是美好的品德。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代,读书人做官,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商贩买卖,构成了一个繁 荣的社会。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读:做人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才是增加见闻。 知道十百千这些数,认识一些文字。为什么古人把品德看得比才能 更重要?我们想,如果一个人精通电脑,但是他道德败坏,就会成 为一个破坏网络的黑客;如果他道德良好,就能帮助身边的人解决 电脑问题。道德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好坏。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解读:天下的学问很多很广,如果面面俱到就会很难下手。但如果 能够提纲挈领地学习 ,就能明白学问的根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同样,一个大学问家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 来,学习 也要从根本开始。《三字经》就是一本 略说”形式的书,
读完它,就能开始阅读其他的国学经典了。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读:阅读历史书和历朝的实录,就能博古通今,好像亲眼看到过 历史一样。读书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扩大我们的视野。虽然没有 去过汉唐,但是读古人的书,就像亲眼看到过汉唐的盛世一样。因 此古代有很多饱学之士,都能对历史了如指掌。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读:蚕吐丝可以织成绸缎,蜜蜂酿蜜可以食用,人如果不学习 ,
就会没有能力,这样还不如蚕和蜜蜂。一个人只有有了一技之长, 才有立身之本。学习,正是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的一个途径。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
解读:只要勤学肯定能有收获,只知道游戏是没有益处的。要时刻 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好好学习 。读书和学习 需要恒心,也要有清醒 的认识,随时勉励,随时反省,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三字经故事】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 ”说的就是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 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同芳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 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 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 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 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 候,孟母满意地说: 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 ,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 布,说:学
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 用! ”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 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 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 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 睡得温 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 天下无双,江
夏黄香。”
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 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 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 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篇二:三字经教案 1-10 课时】
《三字经》教学教案 (一) 教学内容: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 ,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介绍《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 ,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 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共一千多字 ,可谓家喻户晓。三字一句的韵文极 易成诵 , 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