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小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科学小故事 【篇一:古代科学小故事】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 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 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 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 “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 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 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 爷爷说道: “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 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 找到……” “噢!我找到了! ”小张衡很兴奋又问: “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 “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 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 锯的发明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的。鲁班工艺的不断进步 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忙。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 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 ,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 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班母 ”与“班妻 ” 你知道吗:弹墨线用的小钩又被称为 “班母 ”,刨木料时顶住木头的 卡口又叫做 “班妻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鲁班的母亲和妻子也都 从事生产劳动,并对鲁班有很大的帮助。据说 “班母”的由来是这样 的: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 头的。后来经过多次实验,母子俩在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放线 的时候,用小钩钩住木料的一端,就可以代替用手拉线,一个人操 作就行了。从此,弹墨线不用再请母亲帮忙了。后世木工便把这个 小钩取名为 “班母 ”,以纪念这个创造。 “班妻”的由来传说是因为鲁 班刨木料起初是由他的妻子扶着木料,后来才改用卡口的缘故。 讲述一个小插曲,根据《玉屑》上的记述:鲁班成年累月在外给人 盖房,雨淋日晒,十分辛苦。他的妻子云氏就动脑筋做了一把伞, 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可以遮日避雨。直到今天,伞仍然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可见,鲁班家庭还是对鲁班有很 大的影响的。 鲁班的其他发明 鲁班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在《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都有所记载。木工使用 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发明的。象木工使用的曲尺(也叫矩),是鲁班创造的,所以又名鲁班尺。又如 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篇二:古代科学小故事】 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 “割圆术 ”所.谓“割圆术 ”就是在圆内画个正 6 边 形,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 ,再分 12 边形 ,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 ,然后 再分 24、48 边形 ,一直分下去 ,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 . 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 ,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 96 边, 得 出 3 . 14 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 , 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 续走下去 ,一步一步地计算出 192 边形、 384 边形 以求得更精确的结 果. 当时 ,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笔和数码进行演算 ,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 罗列小竹棍 ,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 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 1 丈的大圆 ,又在里边做了个正 6 边形 ,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 . 此时,祖冲之的儿子祖縆 已 13 岁了,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 ,两人废寝 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 96 边,结果比刘徽的少 0 . 000002 丈 . 祖縆对父亲说: “我们计算得很仔细 ,一定没错 ,可能是刘徽错了 . ”祖冲 之却摇摇头说: “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 . ”于是,父子俩又花了十 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 ,证明刘徽是对的 . 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 ,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 ,直到结果完 全相同才罢休 . 祖冲之从 12288 边形,算到 24567 边形,两者相差仅 0 . 0000001. 祖冲 之知道从理论上讲 ,还可以继续算下去 ,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 ,只好就此 停止,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 3 . 1415926, 而小于 3 . 1415927. 很多朋友知道了祖冲之计算的成绩 ,纷纷登门向他求教 .之后 ,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 355/ 113, 约率是 22/7.直到 1000 多年后 ,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 . 【篇三:古代科学小故事】 古代科学家故事篇一 安济桥横跨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二点五公里的济水上,由隋朝工匠李 春建于大业年间,全部用石料砌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桥 长五十点八米,宽九点六米,由二十八道净跨三十七点四七米,厚 一米的石拱券并列组合而成。石券矢高七点二三米,仅是净跨的五 分之一,圆弧为半圆的一部分。在两端近桥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