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篇一: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一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一
送别诗鉴赏
教学目标:
掌握送别诗的特点,分析送别诗的思想情感
分析送别诗表达情感的的方法及艺术手法,解答同类型的高考题。 教学重点: 分析送别诗表达情感的的方法及艺术手法,解答同类型的高考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新激趣。
学生竞赛背诵自己读过的送别诗。
教师导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聚散离合总是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 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 此产生了大量的送别诗。唐代较突出的 2000 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 都写过送别诗。李白提到姓名的赠别诗就有 400 多首。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 隐等。
展示问题,自主学习。 思考:读以下五首耳熟能详的送别诗,概括送别诗的基本特点。
《 赠汪伦 》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别董大》 高适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雨霖铃》 柳永
探究讨论,总结送别诗特点。 要求:分组讨论从以下五个角度总结送别诗特点 (1)形式标志: (2) 常见意象: (3)基本情感: (4) 感情色彩: ( 5)艺术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
成果展示
1 学生交流,总结送别诗特点。
2 学生代表演板
教师点评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借助潭水直抒胸臆 ,是深情厚谊的
最直接表现,诗人将眼前景物与友人情谊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 以水深比情深,联想自然巧妙,比喻生动贴切,化抽象的、无形的 感情为优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桃花潭水已有千尺之深,尚且不及, 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有多深,是用了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他和友 人间
的深情厚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 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虽是一场深情的离别,没有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 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 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 “西出阳关 ”,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 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 “劝君 更尽一杯酒 ”,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 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 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空的广漠,阳光的昏暗,漫天的黄云。在这天地之间,寒冷的北 风又送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 “雁阵惊寒 ”,征人远别。描绘的完 全是一派雄浑苍莽的边塞风光,寒凉冷落之意尽在其间,悲壮的气 氛渗透字里行间,将边塞气象写得无比苍凉悲壮。后两句却具有气 吞象,威震四野的英雄气度:不要发愁再往前去便难逢知己,其实 天
下谁不敬重具有雄才伟略的大丈夫呢!反衬手法,以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诗歌淡写朋友 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 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 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 想到诗人孤寂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 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 坚持操守的 信念。以冰心以告慰友人,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教师总结
(一)送别诗特点:
1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 “送”或“别”等字眼
2 常见意象: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古道、渡口、阳关等 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等
自然物象:杨柳、萋萋春草、秋月、夕阳,孤舟(兰舟)、流水、 远山、浊酒等
3. 基本情感: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 —— 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 ——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5 常见艺术手法
抒情方式: 直抒胸意
借景抒情
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结合
修辞 : 比喻夸张拟人
(二)鉴赏方法总结 古人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