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中医儿科学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万全-----三有余,四不足。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 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病因上---六淫、疫戾之邪、伤食、易受惊恐、易受外伤、先天疾病。 易于传变---脏腑传变,并病。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脏器轻灵,易趋康复。 病因单纯、少七情之害。 * 几个重要学说-纯阳说 首见于《颅囟经》 小儿从先天所禀之肾中元阴元阳尚未耗伤,所以生机特别旺盛,生长发育速度迅速,有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因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量大,为适应各阶段生长发育的要求,所以常常相对地感到阴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 “纯阳”不等于盛阳,也不是有阳无阴。 * 几个重要学说-稚阴稚阳说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对稚阴稚阳的认识进行了归纳和解说,他提出:“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小儿时期无论脏腑气血、筋脉骨肉等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均处于幼小的状态,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就是说,“阴”和“阳”均是幼稚的。 * 几个重要学说-少阳说 是两种学说的统一,指出了纯阳学说的强调生长发育迅速的一面,同时也兼顾了小儿生长发育不完善,幼稚的一面。 明代万全-小儿体属少阳,生机旺盛。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 王冰-阳气未大,故曰少阳。 * 小儿病因特点 易受外邪六淫、疫戾之邪。 易于伤食。 易于胎产致病。 禀赋不足致病。 情志致病。 易于外伤。 * 小儿四诊概要 望神色   望形态   审苗窍   辨斑疹   察二便   察指纹 * 小儿治法概要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 谢谢! * * 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认为急惊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所遵循的准则。 * 《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实非过誉。 * 一卷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叙述小儿护养与发育;二卷形证门、列附面部图形、按图论证;三卷分论惊风各证,后附方药;四卷论述痘疮引证和惊风引证。本书具有从保育方法上说明重视小儿疾病的预防,从病理上阐明小儿受病之源两大特点。 明代儿科医家鲁伯嗣著《婴童百问》10卷,他将儿科病证设为百问,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其中以麻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20卷,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除小儿内科病外,论及小儿外、皮肤、骨伤、眼、耳鼻咽喉、口齿、肛肠科病证70多种,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备,对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烧灼法断脐”以预防“脐风”。 *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育婴家秘》4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 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观点。 他在朱丹溪提倡养阴的思想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五脏有病,或泄或补,慎勿犯胃气”。他的处方用药精练而切合病情,并将推拿疗法用于儿科。 *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综述诸家论说,结合阐明已见,内容广博,可谓明代集幼科之大成的学术著作。该书辨析透彻,条理清晰,博而不杂,详略分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有“小儿则”等儿科8卷,重视母乳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大抵保婴之法……既病则审治婴儿,亦必兼治其母为善”。学术上多承钱乙、陈文中、薛氏父子之论,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倡导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认为“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用药注重甘温扶阳。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搜集了防治儿科411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