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危 患 者 ? 7.5 METs ( 缺血发作 3 周后) ? 心绞痛或运动时 ST 段压低 1-2mm ? 运动时再灌注或室壁运动障碍 ? 充血性心衰病史 ? 轻度但非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 心室晚电位阳性 ? 非持续室性心律失常 ? 不能自我监测或遵守运动处方 ?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 4.5 METs (缺血发作 3 周后) ? 运动诱发的低血压( 15mmHg ) ? 缺血 ST 段压低 2mm ? 低量级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 运动后持续缺血 ?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诱发) 高 危 患 者 运 动 处 方 ? 运 动 方 式 ? 运 动 量 ( 强度、 时间、频率) ? 注 意 事 项 运动强度确定方式 — 注意达一定的阈值 ? 运动试验: 最高强度指标×安全系数 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 ? 无氧阈方式 ? 代谢当量( METs 梅脱) ? 年龄预计方式 ? 靶心率法 ? 主观劳累计分方式 无 氧 阈 值 ( AT ) ? 概念: 运动中无氧代谢代替有氧代谢时的摄氧量 相当于 60% 最大摄氧量或 60%-70% 最大心率 可达最佳训练效果,同时运动的危险最低 ? 安全: 强度> AT → ← ? 改善心肺功能:接近 AT — 明显改善,无不适感 < AT — 无效 > AT — 有害 ? 方法: 气体代谢仪(无创)、乳酸法(有创) 血乳酸 ↑儿茶酚胺↑ 血 K+↓ 运动性猝死 代 谢 当 量 ? 概念: 1MET = 每公斤体重 、 每分钟 3.5ml 的摄氧量 安静坐位代谢水平的倍数 ? 用途:确定运动强度 评定康复心脏功能水平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特点: 不受 β 受体阻滞的影响 运动试验与日常生活中能量供需关系 定量联系 年龄预计方式 靶心率(次 / 分) = 170 ( 180 ) - 年龄(岁) 例: 50 岁,身体好,平常有一定运动 靶心率(次 / 分) = 180 - 50 =130 脉搏计数(测停止运动头 5-10 秒的脉搏) 心率表:运动总时间、目标心率运动时间 能量消耗(热卡)、报警系统 靶心率法 运动心率增加〈 10 次 / 分,次日增加运动量 运动心率增加 20 次 / 分,保持同一级别运动量 运动心率增加〉 20 次 / 分或出现不良反应 — 退回到前一段运动或停止运动训练 安静时心率 +20 次 / 分 自觉劳累分级 — 博格 ( Borg )分极表 在 12-16 级的范围内运动 相当于最大氧耗 70% ( AT 附近) 对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进行评估的 Borg 记分表 Borg 记分 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 6 7 8 非常非常轻 9 10 很轻 11 12 轻 13 14 有点用力 15 16 用力 17 18 很用力 19 20 非常非常用力 谈话运动水平 运动时谈话无明显气促 — 运动量适宜 运动中能唱歌 — 运动量不足 运 动 时 间 每次运动总时间: 45-60 分钟 准备活动: 15-20 分 训练活动: 20-30 分 结束活动: 5-10 分 运动频率与效果 频率: 3-5 次 / 周(〉 5 次不继续提高训练 效果) (一次运动训练效果可持续 24-48 小时) 特点(以治疗高脂血症为例) ? 起效慢 : 6-8 周才显效 ? 维持时间短 : 停训 4 天血脂恢复从前 (可逆效应) 坚持不懈、终生治疗 心脏康复的进展 心脏康复的历史回顾 AMI 卧床休息 2 个月 __ 1912 年 Herrick 医生提出 ? 体力活动 室壁瘤、心力衰竭 ( 担心 ) 心脏破裂、心源性猝死 ? 病理学 ( Mallory , 30 年代后期 ) 心肌缺血坏死 稳定的疤痕时间 (6 周 ) ? 心肌重构 ( MI ) 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 → 室壁瘤 ? 回顾性调查( Jugdutt 等) MI ( 广泛前壁 ) 运动 (过早、反复、高水平) → 室壁瘤 ↑ 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 ? 卧床休息(3W)→体力工作能力↓20% -25% ? 卧床休息 (7-10 天 ) 直立性低血压 循环血容量↓700 - 800ml→反射性心动过速 血粘度↑→血栓 ? 卧床休息(1w)→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10% -15% ? 肺容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 ? 氮和蛋白质负平衡→心肌坏死愈合↓ ? 长期卧床→焦虑和压抑 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 ? “坐椅子” ( 40 年代, Levine 和 Lown ) → 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 理论:下肢下垂 → 回心血量↓ → 每搏量↓ → 心脏作功↓ 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 ? 早期活动 ( 50 年代) AMI 4 周 步行 3-5min Bi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