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时空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时空变化 1 引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曾在多个国家发生多次大流行,每次发病均高达数百万,严重威胁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约25亿人口的健康与安全,成为了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对登革热传染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学[2~4]、流行病学[5]、疾病的临床症状[6~7]、发病机制[8]、病毒的检测诊断[9~10]以及疾病的防治[11~12]等医学领域,而在登革热疾病监测等医学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较少,而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对登革热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监控预测等方面[13~14]。此外,已有研究的尺度多集中在国家、省等大区域,且以年为研究单位,而在小尺度(县市区)、疾病日变化等的研究尚存在空白。 本文以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2014年9月22日~10月30日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连续性实时监测数据,选取SIR传染病模型,利用SPSS、MATLAB等数据处理软件,对登革热疫情的时间演化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具体分析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时间变化特征,对并在此基础上以GIS为操作平台,生成不同阶段的疫情空间分布图,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探索登革热疫情的演化规律,确定疫情的高发地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登革热疫情后续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以期为建立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机制,调整和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社会劳动力、增进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 研究区概况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主要位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达21.9℃,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15]。广州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流动性大,仅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就超过800万。广州市一直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地区,1978年至2010年先后出现了13个流行年份, 20世纪80年代广州地区登革热处于较活跃的发病水平,进入90年代中后期流行强度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除1995年番禺沙湾镇发生暴发流行外,疫情相对平静,2001年后疫情又开始逐渐活跃,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2014年广州更是遭遇了20年来最为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确诊病例是往年同期水平的10倍,总量接近广东全省总的病例的90%。 为便于比较研究,本文综合考虑广东市各市辖区(县级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的密集程度及开发历史等要素,将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上述五个市辖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见图1-1。 图2-1 广州市行政区图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的来源与获取 3.1.1 登革热疫情统计数据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数据基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布的2014年9月22日~10月30日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情况,主要包括每日的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等疾病数据,其中9月26日的数据缺失。 3.1.2 基础地图 本文采用的基础数据为全国1:400万国界及省界区划图、1:10万县界区划图(由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提供),在Arcmap中获取广州市各市辖区(县级市)行政矢量图层。 3.1.3 疫情中心坐标 本文将广州市各市辖区(县级市)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作为此区域的疫情中心,利用google earth的坐标查询功能,搜集研究所需的12个地理坐标,以揭示登革热疫情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地理坐标点如表5-1所示。 表3-1 广州市市辖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理坐标 地点 东经 北纬 地点 东经 北纬 白云区 113.27° 23.14° 南沙区 113.53° 22.81° 越秀区 113.28° 23.16° 黄浦区 113.49° 23.19° 海珠区 113.32° 23.09° 萝岗区 113.49° 23.18° 荔湾区 113.25° 23.13° 增城市 113.82° 23.27° 番禹区 113.39° 22.94° 花都区 113.23° 23.41° 天河区 113.37° 23.13° 从化市 113.59° 23.55° 3.2 模型与方法 3.2.1 SIR模型 SIR模型是传染病模型中最经典的模型,得到广泛地使用和不断发展。它是根据种群的生长特性,疾病发生以及在种群内的传播、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因素,建立出能反映动力学特性的传染病模型[16],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性态进行定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