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婴奔齐”事件解析 —兼论晋国赵氏早期的族权、卿权之争.docxVIP

“赵婴奔齐”事件解析 —兼论晋国赵氏早期的族权、卿权之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婴奔齐”事件解析 —兼论晋国赵氏早期的族权、卿权之争 “赵婴奔齐”事件解析 —兼论晋国赵氏早期的族权、卿权之争 李世佳 摘 要:“赵婴奔齐”是春秋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目前学界关于此事的研究成果甚少,有者亦仅在论著中偶有提及,未有专文论述,尚待深入探讨。稽之史籍,赵氏自赵衰始即明显的分为两支:一为赵盾支,赵盾生赵朔,赵朔生赵武;二为赵同、赵括、赵婴支。赵氏两分支产生伊始,旋即围绕着族权与卿权纷争不已,后暂形成宗族权力归属同、括,赵盾一支专享卿权的平衡格局。然在赵盾支重要成员赵朔死后,其子赵武年龄幼小不堪其任,空缺之卿位推测由赵婴继袭,这恰是“赵婴奔齐”及尔后“孟姬之馋”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所在。 关键词:“赵婴奔齐” “孟姬之馋” 族权 卿权 一、问题的提出 终春秋之世,赵氏宗族始终是活跃在晋国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才辈出,地位显赫。纵观其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史,“赵婴奔齐”无疑是影响赵氏及晋国政局的一件大事,波及甚远。事件的前后经过集中见于《左传》鲁成公四年(前587年)、五年(前586年)及八年(前583年),如下: 1.四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孟姬)。 2.五年:五年春,原(赵原同)[1]、屏(赵屏括)[2]放诸齐。婴(赵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 3.八年:晋赵庄姬(孟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晋景公),曰:“原、屏将为乱。”……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赵武)从姬氏(孟姬)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 赵婴,又名赵婴齐、赵楼婴[3]。杜预:“赵婴,赵盾弟;庄姬,赵朔妻;朔,盾之子。”[4]据此分析上三条史料,赵婴与赵庄姬(孟姬)是夫叔与侄媳通奸,诸多学者藉此指出:赵婴、庄姬有辱门风之事让赵同、赵括等人无法接受。赵同、赵括为了维护赵宗的尊严,将赵婴逐出晋国,赵婴奔齐[5]。赵庄姬“为婴之亡故”继而进馋言于晋君(晋景公),“下宫之难”旋即爆发[6],赵氏几乎族灭。 考诸春秋时期赵氏宗族在晋国的发展轨迹,“赵婴奔齐”及尔后的“孟姬之馋”事件,绝非如表面上所见奸情丑闻事发、为情复仇如此简单,第以情字解二事,恐未确,其内在当有着甚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白国红先生申之:“赵婴齐被逐可以认为是赵氏宗族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7]此说的为有见,然仅在论著中偶有提及,未有专文论述,寥寥数语过于简略,诸多关键的细节问题并未提及,故仍有进行系统梳理与详细分析的必要。 本文拟在前贤已有研究基础上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谈点个人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二、赵氏宗族在晋国之崛起与分化 为了能详审地廓清到“赵婴奔齐”事件的上下史实脉络,进而还其历史本来面目,首要缕析赵氏宗族在晋国之崛起与分化。 1.赵氏宗族之崛起 据《史记》中的《秦本纪》及《赵世家》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上可追溯至五帝之一的颛顼。西周时有造父,其人幸于周穆王,为穆王车御。穆王西巡狩而东方徐偃王反,造父为穆王驾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穆王乃赐造父以赵城,造父一支由此得姓为赵氏。造父以下七世至于叔带,是时周幽王无道治国,叔带乃去周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8]。 叔带以降,赵氏益兴,而赵氏得以在晋国成功崛起,得益于两次关键时刻的政治抉择。 一者,入晋伊始,恰逢晋国公族内部长达六十七年之久的“曲沃代翼”[9]事件。“在这场大小宗之争中,赵氏站在曲沃一方。曲沃成功夺权后,赵氏在新政权中很快便崭露头角”[10]。晋献公时期有赵夙(叔带五世孙),《左传》鲁闵公元年(前661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至此,赵氏取得安家立宗之官爵(大夫)与采邑(耿)[11]。 二者,“曲沃代翼”事件结束不久,“骊姬之乱”[12]又随后发生。《左传》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赵衰”条下,杨伯峻注:赵衰为赵夙之子[13]。在骊姬之乱风云诡谲的政治环境中,赵衰凭藉成熟政治家的精准眼光,出万死不顾一生从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且“以自己的忠贞与才干辅佐重耳返国得政,……又辅弼晋文公建立霸业,跻身于晋国卿族的行列,进入了晋国政治权力的中枢”[14]。 征于《左传》、《国语》诸史籍,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赵衰为原大夫,尚无卿位;鲁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使赵衰始为卿将新上军,诸卿排行第七;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佐上军,诸卿排行第四;鲁文公二年(前625年),佐中军,位列诸卿第二。赵氏宗族业已崛起于晋国。 2.赵氏宗族之分化 如上所见,赵衰是赵氏在晋国奠定家族地位的关键人物,然而也就是自赵衰开始,赵氏宗族明显的分为两支。 ⑴.赵盾一支。《左传》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载,赵衰从公子重耳出奔至狄,狄人伐廧咎如,

文档评论(0)

luckyh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