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同步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同步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笼》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以”灯笼”为题,回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的“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学习这篇散文要注意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认识文中“灯笼”的民意义、文化价值,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予的复杂感情。 【教学目标】 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典雅简净”的语言风格。 3.体会作者寄予灯笼中的复杂情感。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情?请总结。 (2)在文中标注出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各一处,多多益善。 (3)请圈画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简要的写下理由。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灯笼 欣赏灯会视频。 提问:视频里有什么? 预设:有很多灯笼,我们会发现凡是节日里,总会有灯笼的身影。 灯笼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让节日的气氛变得更加的喜庆。 往前追溯,在尚未出现和普及电灯的时代,灯笼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中点亮灯笼,可以指引人们回家之路;村口高照灯笼,可以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高挂灯笼,可以彰显主人地位权势。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先生的灯笼。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 了解作者:请点此查看。 从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吴伯箫是咱们老乡,是一个进步青年,还是一个热爱文学创作的进步青年。 检查预习: 争讼( sòng ) 斡( wò)旋 静穆(mù) 怅( chàng )惘 锵 ( qiāng )然 燎(liáo)原 熙熙( xī)然 马前卒(zú) 人情世故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将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整理: 1.文章围绕灯笼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为什么第一段写和灯笼无关的事情,为什么第一段要写光和亮。 3.最后一段为什么要数火把,为什么说灯笼又不够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青春的尾梢指什么?素丝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读课文读的很仔细,预习的很充分,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入灯笼。 二、朗读课文,感知灯笼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怀。 三、品读课文,走入灯笼 提着灯笼,结缘份 (一)文章以灯笼为题,在文章的第二段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齐读)请同学们找一找,我和灯笼都结了哪些缘呢?给大家三分钟的讨论时间。(板书:缘) 第2段,村楼戏台表演。(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装点乡村节日,带给村民欢乐)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历史文化) 通过这些缘分的寻找,我们发现,作者记忆网里的灯笼与村民的生活,乡村的艺术表演,年节,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点亮灯笼,探缘深 在这诸多的缘分中,你觉得哪些缘分更深呢? 1.灯笼和祖父。 品句: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熙熙然:快乐满足的样子。为何快乐满足:祖父对我的疼爱关怀。对祖父的怀念,其乐融融家庭氛围的一种怀念。 2.灯笼和母亲。 品句: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亲手,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照顾。 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为自己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特别:特意,私人订制,只为我准备,表现母亲对我的关怀。 3.灯笼和我。 品句:梦都随了蜡火开花。写出了我的高兴,甜蜜,安心。纱灯上描宋体字,不可遏制的神往。 4.灯笼和族姊远嫁。 5.灯笼和汉献帝。 品句: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一盏孤灯陪伴。 人盛,灯笼盛。人没落,灯笼也破落,成为孤灯了。灯笼和人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6:灯笼和三位将军。 品句:1.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马前卒:旧时马前吆喝开路的人,为人奔走效力的人。抒发作者渴望奔走效力,沙场杀敌的情怀。 不禁让我想到“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