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2)随着社会保障基金储备增长,必然要求市场具有更多的公债存量作为投资对象。在很多国家,社保基金的惟一投资对象就是公债,因此,社保基金积累额增加必然要求公债发行额增。 (3)控制公债绝对额可能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公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往往被市场视为零风险的金融产品,其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成为金融市场所有包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公债市场的这种金融功能使得其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其他金融产品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果长时期不上调公债余额上限,将导致公债存量过小,市场交易不活跃,进而严重制约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2、公债增量绝对数管理 目前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立法机构每年只审批国家的预算赤字或预算盈余额度,对于公债借新还旧部分,立法机关通常不作过多干预,授权财政部门自行运作,无需进行审批。这就相当于只审批公债规模的增量或减量。虽然公债存量管理与增量管理在操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本质上都是控制公债余额,政策目的和实施效果是相同的。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3、比例上限 即规定公债相对规模不得高于某一指标。例如欧盟有鉴于其会员国的财政问题,于1991年底制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加入欧盟的门槛,即其会员国在年度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60%。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4、黄金准则 即在一个经济周期内,经常性预算应保持平衡或盈余,公共部门借款仅能用于投资,不得支付经常性支出。除英国外,德国也有黄金准则的规定,德国基本法第115条第1项第2款将公共债务(联邦政府借贷总额)限制不得超过预算案内所预估投资总数。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5、复合式上限 即综合上述各种限制方法。 例如,我国《关于实行公债余额管理的意见》规定,“在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预算报告时,报告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公债余额限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批”。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公债余额管理既控制公债存量,又控制了公债增量。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五、我国公债余额管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将审批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公债余额限额,一般情况下,年度预算赤字即为当年年度新增公债限额。 2、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公债,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相应追加年末公债余额限额。 第三节公债余额管理 3、当年期末公债余额不得突破年末公债余额限额。 4、公债借新还旧部分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自行运作。 5、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预算批准前,由财政部在该季度到期公债还本数额以内合理安排公债发行数额。 第九章 公债管理 第一节 公债规模 第二节 公债结构 第三节 公债余额管理 第一节 公债规模 一、公债规模的含义 是指公债的发行量,它反映了公债的总体数量。 我国公债发行规模 ( 单位:亿元) 年份 记账式 凭证式 储蓄公债 特别公债 总量 2000 2720 1937 4657 2001 3354 1530 4884? 2002 4461 1473 5934 2003 3776 2505 6280 2004 4366 2510 6876 2005 5042 2000 7042 2006 6533 1950 400 8883 2007 6347 1600 34 15502 23483 2008 6665 1300 650 8615 2009 12718 2000 1511 16229 2010 9486 1300 900 11686 公债负担率 年份 公债余额 (亿元) 公债余额增长率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公债负担率 (%) 1995 3829.46 58478.1 6.55 1996 4945.72 29.15 67884.6 7.29 1997 6074.51 22.82 74462.6 8.16 1998 7862.33 29.43 78345.2 10.04 1999 10410.60 32.41 82067.5 12.69 2000 13010.00 24.97 89442.2 14.55 2001 17268.00 32.73 95933.3 18.00 2002 16177.00 —— 102398 15.80 第一节 公债规模 2.居民的应债能力 就是居民个人公债负债率,是指当年发行的公债额与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 居民的应债能力 年份 公债发行额(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居民应债能力(%) 1995 1510.86 9662.3 5.09 1996 1847.77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