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桥工程的安全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PAGE 26 ×××江 大 桥 建 设 工 程 安 全 预 案 及 规 定 ××××建设工程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 ○ ○ 三 年×× 月 目录 前言及概况 安全预案规定 现场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及安全排险救助工作的基本要求 填写记录 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道路管线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突发性停电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防台防汛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附:××××大桥防洪防汛预案 一、前言及概况 安全管理是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做到有备无患,安全预案必不可少。××××大桥建设工程是××市规划城市主干线三环过××江的重要结点工程,连接××国道与329国道,对××市的经济建设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还是××市“滨江生态型”现代城市的标专性建筑。 1.1 总体设计 1.1.1主桥为三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双塔索面斜拉桥。跨径布置为:60.155m+110m+60.155m,总长230.31m,桥面布置为:4.0m+4.5m+3.0m+2×12.5m+3.0m+4.5m+4.0m,总长48.0m。主桥结构采用梁塔固结体系,桥墩处梁底设支座。 1.1.2引桥主要为30小箱梁和双柱墩。南岸跨径组合为:29.75+8×30m+29.42m=299.17m,北岸跨径给合为:29.42m+8×30.00m+2×25.00m+21.00m+25.00m+3×30.00m+29.33m=484.75m,引桥总长783.50m。桥面布置为:4.5m+4.0m+0.5m+2×12.5m+0.5m+4.0m+4.5m,总长43.0m。 引桥下构采用用离式布置,盖地采用倒T型隐盖梁,与立柱连接处设圆弧过渡。 1.2主要设计标术标准 1.2.1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人级3.5KN/m,验算荷载:挂车-120 1.2.2设计车速:60KW/h。 1.2.3按7o地震烈度设计。 1.2.4通航要求 (1)设两个通航孔时,每个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5m,设一个通航孔时,净宽不小于90m。梁底标高不小于13.7m,通航水位8.2m(吴淞高程)。 (2)桥轴线与航道主流交角小于5o。 1.2.5引桥填土高度小于4m。 1.2.6××江防洪堤抢险通道桥下净空4.5m。 1.2.7洪水位:按30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 二、安全预案规定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做到安全生产,有备无患,特制定如下施工安全预案规定: (一)、成立安全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事故报告 各部门、各班组在施工期间若发生施工(包括水上施工)、机电、消防、保卫、交通等安全事故,要在15分钟之内报项目部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严禁隐瞒不报,私下处理。对隐瞒不报私下处理者将对该部门或班组负责人给予50~1000元的处罚。(项目部电话:××××)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要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建设指挥部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建设指挥部主管领导电话:××××) 三、现场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及安全排险救助工作的基本要求 1、现场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 1)及时的原则 包括及时撤离人员、及时报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当已投保建筑施工安全保险时)和及时进行排险救助工作。 2)“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 即在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险情之后,应首先将处于危险区域内的一切人员先撤出危险区域,然后再有组织地进行排除工作。 3)“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 当有人受伤或死亡,应先救出伤者和撤出亡者,然后进行排险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对伤者的及时抢救和对伤者、亡者成新的伤害。 4)“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 在险情和事故仍在继续发展或险情未清除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支护等安全保险措施,然后救人,以免使救护者受到伤害和使伤者受到新的伤害。救人要求“急”,同是也要求“稳妥”,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会使救助者受伤,增加新的抢救难度。 5)“先防险、后排险”的原则 在进入现场进行排除作业时,必须先采取可靠支护等适合的保安全措施,以避免排除人员受到伤害。 6)“先排险、后清理”的原则 只有在制止事故继续发展和排除险情以后,才能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但这一切,都必须遵守事故的处理程序规定和得到批准发后,才能进行。 7)保护现场的原则 在事故调查组未决定结束事故现场原状之前,必须全力保护好现场的原状,以免影响事故的调查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