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整理,非常全-建仔整理的.doc

三七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整理,非常全-建仔整理的.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三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三七病害及防治方法) 三七黑斑病 ⑴症状 (symptom) 三七植株的茎、叶、花、果、根均可被害,但以茎、叶、花轴受害较重。茎和花轴发病 后,病斑初期为褐色椭圆形,然后病斑上下部扩展并凹陷,最终病部折断, 造成茎枯或花苔 下垂枯萎死亡。 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病斑,病斑易穿孔破裂。 潮湿 天气病斑扩展较快,尤以 6 ~8 月高温多雨季节更为严重,终致叶片脱落。果实被害后,表 面产生不规则水渍状病斑,果皮逐渐干缩,上生黑色霉状物。 根部被害后呈褐色湿腐状,后 逐渐腐烂。 ⑵病原 (pathogen) Alternaria panax Whetz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 真菌。菌丝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梗 2~13 根,丛生,顶端色淡,基部细胞膨大,不分 枝,正直,成 1 个膝状节, 1~4 个隔膜,大小为 17 ~67um X 3 ~6um 。分生孢子倒棍棒 状,黄褐色,单生或 2 ~3 个串生。嘴喙 0~3 个横隔膜,色淡, 6~50um X 3 ~5um 。不 分枝。孢身至嘴喙逐渐变细,孢身具 3~15 个横隔膜,隔膜处缢缩,分生孢子大小为 43 ~ 113um X l0 ~15um 。 ⑶ 侵染循环 (disease cycle) 带菌种子和种苗是苗圃和新开三七园的初侵染来源, 而病残体与土壤中的病菌是主要的 初侵染来源。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 (气温 15℃,相 感谢下载载 精品 对湿度 70%)适合时便可侵染植株。病菌借浇水、风雨、昆虫等传播引起多次侵染。 ⑷发病因素 (epidemic factor) 三七园内温度高,湿度大,植株过密,施肥不当,荫棚透光稀密不均,病害蔓延快,为 害加重。一般 3 月出苗期就有病害发生, 4~5 月遇上高温干燥气候不利于发病。在平均气 温 18 ℃,病害潜伏期为 7 天,随着气温与湿度增高,潜育期相应缩短 3 ~5 天。6~9 月高 温多湿的雨季病害达到高峰,使植株扭断死亡。 10 ~12 月低温,干燥,病情明显下降。 ⑸防治 (control) ①选用无病种苗,做好种苗消毒工作:用代森铵或多菌灵 1:500 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苗 5~10 分钟,可达到消毒种苗的目的。 ②严格选地:三七园一般宜选用生荒地, 忌连作, 尤忌与花生连作,可与非寄土作物如玉米 等轮作 3 年以上,以减少田间菌源数量。 ③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病叶、 病根与杂草, 并一同烧毁作肥料用。 合理密植, 田间透光度应控制在 25 %~30 %(或更低 20% 以下)。加强水肥管理,使苗壮抗病力强。 除施足基肥外,要适时追肥与浇水,注意氮、磷、钾的适当比例,多施钾肥,控制氮肥, 1 年中可施用粪水 4~5 次。 ④药剂防治 :代森铵、代森锌 (1:300 倍)混合液或代森锌、退菌特 (1 :300 倍)混合液或炭 疽福美 1:800 倍液对此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或用 1.5% 多抗霉素 150 倍液或 70% 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液喷雾;用 65% 的代森锌 300 倍或退菌特 500 倍液防雾喷治; 专用防治黑斑病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异菌脲。 三七疫病 感谢下载载 精品 ⑴症状 (symptom)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 随后病斑颜色变深, 患部变软, 叶片似开水烫 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干枯或下垂而粘在茎秆上。茎秆发病后亦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变软、 植株倒伏死亡。又名 “ 搭叶烂 ”, 是三七苗期毁灭性病害。 ⑵病原 (pathogen) 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t Cohn)Schrost 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 霉科,疫霉属真菌。菌丝五色透明,不分隔,具分枝。孢子囊无色球形或卵圆形,顶端乳突 明显,有短柄,常群生或单生,大小为 20 ~46um xl8 ~351um 。孢子囊萌发产生具有鞭 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黄褐色,表面光滑。 ⑶ 侵染循环 (disease cycle) 病菌以菌丝和卵孢子在病残、 土壤中越冬, 翌年条件合适时, 以菌丝体直接侵染根或形 成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传播到地面上引起发病, 6-8 月高温多湿时发病重。 风雨和人的农 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 ⑷发病因素 (epidemic factor) 此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 一般早春阴雨或晚秋低温多雨均易诱发此病。 参床通风透光不 好,土壤板结,植株密度过大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⑸防治 (control) ①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温湿度;保持田园清洁,冬、春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施波美 0.8~1.2

文档评论(0)

xiaoleige19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