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基因突变教学提纲.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碱基修饰剂 烷化剂:如甲基磺酸乙酯 脱氨基诱变剂:如亚硝酸 其他:如羟胺 修饰碱基,强力诱变剂 在复制中和静止中都可引入突变 三)插入诱变剂 吖啶橙类: 溴化乙锭: 片状分子,插入到两碱基对之间,引起移码突变 四)体外定点诱变 (in vitro site-specific mutagenesis ) Oligonucleotide mismatch mutagenesis 五)诱变和致癌作用 1. 诱变剂的作用: 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 2. 诱变剂的检测: Ames test 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组氨酸缺陷型(his -)的回复突变来确定 Ames test 二. 物理诱变剂 非离子辐射:如紫外线 辐射 离子辐射:如X-射线, ?-射线 紫外线诱变: 碱基吸收峰 260nm 1. 相邻的T交联,形成T=T 2. DNA聚合酶不能识别T=T,将导致错误碱基的插入而引起突变 三. 生物诱变剂 参与诱变的生物大分子 DNA分子:转座因子、病毒DNA等 DNA重组酶 修饰酶 转座因子诱变: 如转座子 Tn5和Tn10 转座子标签技术(transposon tagging) 1)诱变,初筛突变体 2)分离不同表型的突变体 3)分离插入突变的基因 第五节 DNA损伤的修复 光复活修复 错配修复 无碱基修复 核苷酸和碱基切除修复 复制后修复 一. 光复活修复(photoreactivation) 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若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光复活修复: 光解酶 可见光 打开T=T,恢复单体 二. 错配修复( mismatch repair ) 在DNA复制后清除错配碱基,受甲基化调控 1. 甲基化酶(亲代链GATC甲基化) 2. mutH、mutL、mutS (未甲基化链上的错配碱基,切开一缺口) 3. 外切核酸酶(切除) 4. DNA聚合酶 5. 连接酶 * * 第十章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Microbial Mutation) 内 容 突变的概念 突变的类型和分离方法* 自发突变的分子机制*# 诱发突变的分子机制*# DNA损伤的修复# 第一节 突变的概念 一. 突变和变异 突变(mutation):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任何改变。 变异(variation):由基因控制的、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的表型差异。 突变体(mutant):携带某一突变基因,并表现出相应表型的细胞或个体及其后代。 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 1. 随机性 2. 稀有性 3. 可逆性 4. 可诱发性 5. 有突变热点 三. 研究基因突变的意义 认识基因的存在和功能 研究复制、表达、基因表达调控 生物育种 第二节 突变体的类型和分离方法 一. 突变体的类型 1. 形态结构突变体 2. 生理生化突变体 3. 抗性突变体 4. 其他突变体 二. 突变体的分离和检测方法 1. 筛选(screen) 2. 选择(selection) 3. 富集(enrichment) (反选择) 影印平板筛选技术 灭菌丝绒 覆盖的圆盘 主平板 使用某种诱变剂处理的细胞 影印平板 (完全培养基) 影印平板 (无赖氨酸培养基) 有菌落 无菌落 Lys- 抗性选择技术 含药物的培养基 第三节 自发突变的分子机制 DNA复制错误 碱基的脱嘌呤或脱氨基作用 转座因子 重组错误 碱基置换(转换 颠换) 点突变 移码突变(缺失 插入) 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突变 一. DNA复制错误 一)碱基互变异构体导致碱基置换 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氨基式 碱基置换产生的效应: 沉默突变 UAC→ UAU (Try ) 无义突变 UAC→ UAG 错义突变 UAC→ AAC (Try → Asn) 二) DNA环出或跳格导致移码突变 插入碱基 缺失碱基 新合成链环出 亲本链环出 增加碱基 减少碱基 移码突变产生的效应: 编码区 改变蛋白的阅读框 非编码区 改变蛋白的数量 二. 碱基的脱嘌呤或脱氨基作用 脱嘌呤:空位随机插入碱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8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