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人们通常用”极”来说明世界力量中心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突出作用。能够作为“极”的国家必须是实力极、增长极、引力极和辐射极。; 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极),至少要具备两个量化条件: 一是要有相当巨大的国民经济总量规模,其主要衡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以上。 二是要有相当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其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其另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本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5%以上。 这“三个5%”的两个条件,是世界经济大国经验的数字。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盟、日本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目前该“三个5%”——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一、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B 三类国民经济竞争发展;C 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苏联四极鼎立;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 B.苏联(俄罗斯)丧失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固定价格1992-1999年俄罗斯GDP增长率分别为-14.5%、-8.7%、-12.7%、-4.1%、-3.6%、1.4%、-5.3%。;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 C美欧日三足鼎立世界经济的格局末变。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战后初期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部分国家黄金储备及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美、日、西欧经济增长速度比较;视频资料:1983年日美汽车工业比较 ;美欧日经济增长率90年代10年与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比较;冷战后美国实力地位;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最资料来源:IMF.2001年和2002年是IMF10月份预测值; 近七年美国经济增长态势; 2006全球综合国力 TOP15排行;2008年世界GDP排名(前十名);;;;;关于美国“衰落”论;;日本的实力地位 ;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D.东亚、中国和印度经济崛起;1985年,东亚13国两地区的GDP为20958.45亿美元,2005年达到86196.93亿美元,GDP增量达到65238.48亿美元,而同期全球GDP增量为309979.33亿美元,13国??地区GDP增量占全球的21.0%。;; 从1993年起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在第9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各国同意在2020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加速推进自身区域经济一体化。确定了在2010年之前率先实施11个领域的一体化,这11个领域包括木材、橡胶、汽车、纺织、电子、农业、资讯科技、渔业、保健产品、航空以及旅游等。 2000年11月,中国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伟构想。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1月,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1日全面启动降税进程。 2003年10月,在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2011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 2003年10月日本与东盟正式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确定了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基本原则、措施、范围、时间表,以及在货物、服务和投资等领域的谈判和机构安排,它为未来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框架。 2004年11月,在韩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商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确定在2009年建成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 2005年12月,东盟与韩国曾签署的《货物自由贸易框架协议》。 2006年5月16日,除泰国外的东盟国家在马尼拉与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东亚系列经济合作会议; 三个“10+1”合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在各个双边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建立自由贸易区; -----印度;;按照汇率法测算的印度GDP占全球、美国和中国GDP的比重变化; ;印度的外汇储备:稳步增长;印度的外国投资增长;;印度的稳步全球化削减进口关税;印度的对外贸易在GDP中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2003-04年出口总额 – 618亿美元; – 进口总额 –752亿美元。 2009年出口额目标展望 - 1500亿美元。 ;;社会指数稳步向上;社会指数稳步向上 贫困率降低; 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与哈佛大学商学院韩泰云合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