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往事为什么这样红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平民往事为什么这样红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民往事为什么这样红?史学毕业论文 目录 77岁的姜淑梅早年读过几天书 正文 摘要:2013年,一批记录“小民往事”的平民史突如其来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穷时候,乱时候》《蹉跎坡旧事》《活路》《平如美棠》《雨打芭蕉》《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从小李到老李》等不约而同面世,刷新了读者惯常的历史阅读视野 有趣的是,书的作者无一例外是世纪老人,他们并非职业作家,也非精英翘楚,有些甚至是刚学写字不久的农村老奶奶。然而,在2013年的书市上,他们的书却屡屡蹿红,入选各种年度好书榜单,而2013年年末的“国家记忆2013.致敬历史记录者”评选活动,几乎是为平民史作了一次总结和注脚。 传统历史书关注的对象,不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就是侠客烈女、奇人异事,平民的小历史仅以私人回忆录形式留存,甚少流传。2014年,“小民往事”汇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出版潮流。目前,这一现象仍在持续发酵。 “平民”真正成写作主角 77岁的姜淑梅早年读过几天书,所记无多,但一生经历堪称丰富,走过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亲身与闻不同时代的人事。2012年在作家女儿艾苓的鼓励下,姜淑梅开始写作,语言通俗凝练,带有浓烈乡土气息,逐渐在网上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最终这些记叙自身历经战乱、饥荒年代的丰富见闻汇聚成了一本《穷时候,乱时候》,而姜淑梅也迅速走红,被网友称为“传奇老奶奶” 湖南浏阳退休教师沈博爱,是姜淑梅的同龄人,但与姜淑梅不同的是,沈博爱心里自小藏着一个“耕读梦”,这个“耕读梦”却因个人命运在屡次历史变迁中不断被打断。他曾于1958年被划为右派,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1962年释放回原籍监管;1980年复职从教至退休。他的年龄恰恰连接了上世纪处于动荡的中国传统社会以及被经济大潮淹没的一段重要历史。在妻子的督促下,2008年沈博爱真正开始动笔,洋洋洒洒写下了长达70万字的当代农人历史故事――《蹉跎坡旧事》,这本个人回忆录最先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发表,正式出版后震撼了无数的知识人,令人感觉其写作压根不逊色于历史学者。 饶平如现年92岁,是姜淑梅和沈博爱的长辈,可谓“世纪老人”。饶平如自2012年火了,先是亮相柴静的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看见》,讲述与妻子的永恒爱情故事,感动无数观众。去年汇集18册手绘画册的《平如美棠》,记述了他们夫妻俩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风靡全国大江南北。 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均非职业作家,也非精英翘楚,他们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客观记叙了过往的见闻经历。2013年由于同样原因受到关注的还有写《雨打芭蕉》的吴国韬,他是鄂西武陵山区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写《活路》的施赖娟,她也是江西一位退休教师。可以说,他们的集体出现,使得“平民”成为真正的历史写作主角。 “给别人一点儿人生的借鉴” 在这些讲故事的老人中,由于相似的年龄背景,都不约而同写到上世纪的动荡经历。他们的写作缘由简单质朴,基本都出于记录自身生活故事的愿望。在这批平民史中,尤以《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的作者许燕吉的故事最令人唏嘘。然而就在两个月前,许燕吉在81岁生日当天走完了她曲折坎坷的一生。身为民国著名学者许地山的女儿,却因被时代的洪流裹挟,颠沛流离。“我生活在动荡的岁月,被时代的浪潮从高山卷入海底:国家干部变成了铁窗女囚,名家才女嫁给了白丁老农,其间的艰辛曲折、酸甜苦辣,称得上传奇故事。我自己动手,将真人真事和盘道出,也许能给别人一点儿人生的借鉴。”许燕吉说。 无独有偶,沈博爱在《蹉跎坡旧事》一书中着墨最多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经历。这一时期沈博爱从青春年少逐渐步入中年,这20多年也是他经历最坎坷、磨难最多的一段时期。“反右”期间,沈博爱被错误打成“右派”,坐了5年无罪班房,而真正平反则是到了1982年。在这期间,沈博爱的第一个孩子夭亡,前妻远嫁湖北,祖父在绝望中死去,沉痛记忆浸染纸上。为此,他说:“我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不怨恨,事情已经过去了。可是为何还要写作呢?原因在于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病根是一种历史,这种历史不能让子孙后代遗忘,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历史变得更贴地气 在这批平民史写作中,由于作者均是记叙自己的亲身所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于是留下了大量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换言之,历史全貌的呈现,有赖于这些细节的补充。 施赖娟是一位“时髦的老太太”,她说:“年轻时,只能穿蓝、黑、军绿、灰色的衣服,现在穿起了花衣服。孩子们给我买了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教会了我使用电脑……我的电脑从386、486、笔记本到一体机……换了一代又一代。”在《活路》中,施赖娟还描写景德镇的端午赛龙舟、中秋烧太平窑、春节“叫彩”等习俗,让读者真切感受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特别是江西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原始底色。 此外,姜淑梅写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不断的“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