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病虫害防治 主讲人:黄维金 时间: 2019.10.12 云贵葡萄种植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葡萄已成为 现代人们常食用和观光的一种水果,葡萄种类逐渐多样化,其 种植面积已随之扩大,据云南省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统计: 2019 年葡萄的种植面积为 333.3 公顷,截至到 2019 年宾川的葡 萄种植面积达到 3000 公顷;贵州三都县也是一个葡萄种植大县, 到 2019 年,其种植面积已有 1700 公顷,这只是针对种植面积比 较大的 2 个县做介绍,贵州及云南其他县也有种植葡萄,比如 贵州的独山、平塘县、云南的弥渡、祥云等,可想而知,葡萄 在贵州及云南地区种植面积相对比较大。葡萄从清园到采收, 整个生产环节用药量都比较大,在云南及贵州葡萄上推广农药, 市场潜力大,做好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对我们业务员今后 在葡萄上推广农药,明确推广方向,意义重大。 葡萄病虫害情况 一、葡萄简介 属落叶藤本植物,掌状叶, 3-5 缺裂,复总状花序, 通常呈圆锥形,色泽随品种而异。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 栽培这种果树,产量几乎占世界水果的四分之一;其营 养价值很高,可制作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等。 二、葡萄病虫害情况 果农要想获得高产、优质、色泽美的葡萄,需要懂得 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掌握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葡 萄病虫害防治总是方针“以预防为主,结合综合防治”, 其主要的病害有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白 粉病、灰霉病,主要的虫害有根瘤蚜、二星叶蝉、红蜘 蛛、潜顺壁虱、葡萄虎蛾。现就以上病虫害防治做如下 详细介绍。 一、葡萄白腐病 1 、症状病征 病害主要为害果穗和枝梢,叶片也可受害,通常在枝梢上先发病,病斑 均发生在伤口处,开始呈水浸状淡红褐色边缘深褐色,后发展成长条形黑褐 色,表面密生有灰白色小粒点。当病斑环切时,其上部叶片萎黄枯死。后期 病枝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呈丝状纵裂;果穗受害,先在果梗和穗轴上形成浅褐 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扩大使其下部的果穗部分干枯。发病果粒先在基部 变成淡褐色软腐,逐渐发展至全粒变褐腐烂,果皮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以后干缩呈有棱角的僵果极易脱落;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形成近圆 形、淡褐色大斑,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也产生灰白色小粒点,最后叶 片干枯很易破裂。 2 、病原物 病菌为无性态为白腐垫壳孢,半知菌亚门垫壳孢属。病部长出的灰白色小 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有性阶段为白腐卡尼囊壳,属于子囊菌亚门卡 尼囊壳,我国尚未发现。 3 、防治措施 ( 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 2 )减少初次侵染源:冬季修剪彻底剪除病枝蔓和其上的干病穗,生长季节 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尽量保持葡萄园内干净、通风和排水良好。 ( 3 )药剂防治:一是清园时用 30% 碱式硫酸铜 800 倍液对土壤均匀喷雾消毒, 可有效减少翌年白腐病的发生,二是在花前或化后用 86.2% 氧化亚铜 800 倍 液 + 天宝 1500 陪夜或绿亨 2 号 800 倍液 + 天宝 1500 倍液对葡萄的茎秆、枝蔓和 叶片均匀喷雾。 二、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尤其以春、夏两季 多雨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发病严重。发病严重年份导致新 梢枯死、幼果脱落,商品果质次价低,损失巨大。 1 、症状病征 病菌主要危害葡萄绿色幼嫩部分。幼叶发病时,叶面初生针头大小 红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中部浅褐、边缘暗褐色并伴有晕圈的不规 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心组织枯死并脱落,形成穿孔。叶脉上形成长梭 形病斑,病斑凹陷开裂,致使叶片扭曲、皱缩和畸形,甚至枯死。 新梢、叶柄、卷须感病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渐成 暗褐色,中部凹陷并易开裂。 幼果被害时病斑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直径可达 2-5ml , 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深褐色,周缘呈紫色,似鸟眼状。 2 、病原物 ( 1 )病原物有性态为葡萄痂囊腔菌,子囊菌门痂嚢腔菌属成员,我国还尚未 发现;无性态为葡萄痂圆孢,无性真菌类痂圆孢属成员。 ( 2)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 10- 40℃,最适为30 ℃。分生孢子在25 ℃左右且高 湿时最易形成。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 ℃ - 40 ℃,以 24- 25 ℃为最适。 3 、防治措施 ( 1 )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园艺性状好的抗病品种。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