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DXSJJ 0018-20186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片包裹物密度检测方法.pdf

Q_DXSJJ 0018-20186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片包裹物密度检测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9.045 Q/DX H 80/84 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XSJJ 0018—2018 6 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片 包裹物密度检测方法 2018-10-09 发布 2018-11-20 实施 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批准 Q/DXSJJ 001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丽娟。 I Q/DXSJJ 0018-2018 6 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片包裹物密度检测方法 1 原理 本标准规定了6 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片包裹物密度的无损光学测试方法。 2 方法原理 该测试方法是利用激光扫描样品的整个表面,通过4 个频道(散射光频道、反射光频道、 相移频道及Z 频道)的探测器所收集到的信号,快速的将缺陷(包括包裹物、颗粒、划伤、 微管、六方空洞等)进行分类,统计每一种缺陷的数量并且量测出相应的缺陷尺寸,最后给 出整个表面的缺陷分布图。根据预先设定的缺陷标准,可以给出检测样品合格与否的判定。 图1 扫描表面检查系统测试原理图 3 要求 3.1 设备要求 测试系统构成及系统设备要求: a) 具有多频道的缺陷扫描系统和缺陷分析系统; b) 能够对晶片进行全表面扫描。 3.2 环境要求 测试的环境(洁净室)要求如下: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20%-80% ; c) 洁净度:100级或以上。 3.3 样品要求 测试样片应为单面抛光或双面抛光的碳化硅单晶片,样品表面法线方向为0001方向, 1 Q/DXSJJ 0018-2018 且其偏离角不应大于±8°。 样品放置于卡塞中,硅面朝卡塞的U 端,并去除5mm 宽的边缘区域。 4 测试程序 4.1 测试系统准备 正式测试前,检查确定测试系统各仪器处于良好状态。被测晶片必须清洗干净并甩干。 系统默认将碳化硅晶片划分为2x2mm 的方格,使用Candela 进行表面缺陷测试,测试项目: 包裹物Inclusion。 4.2 测试步骤 a) 确认扫描表面检查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根据测试要求设定相应的测试程序,包括缺陷的阈值、分类、边缘去除量等设置; c) 将待测样片放置在指定位置,由机械传输将样片移到激光扫描区; d) 激光束对样片进行扫描和信号探测。 4.2 缺陷信号处理 a) 对收集到的整个晶片的每个信号通道分别设定信号阈值,每个通道中高于阈值的信 号皆为潜在缺陷,低于阈值的为噪声。缺陷数目按照信号方式对应统计。 b) 根据不同缺陷在不同信号通道的程度,结合缺陷图谱,从缺陷检查通道、缺陷形状、 缺陷大小、长宽比、面积占比、方向性、信号强度、不同通道信号比值等进行分类。 c) 满足分类条件的缺陷由软件自动归为某种缺陷类别。缺陷统计是采用从上而下的依 次排除方式,即已经分出的缺陷不会参与后续分类,以避免重复统计。 d) 缺陷归类统计与晶片扫描同时进行。缺陷统计方法必须是软件自动统计。 e) 扫描结束,得到晶片上一系列缺陷分布图和数目统计,包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