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期末重点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食品毒理学:是借用基础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与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2.3R原则:优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试验的模式。 3.毒性作用的分类:①变态反应 ②特异体质反应 ③速发与迟发作用 ④局部与全身作用 4.生物学标志(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他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可分为暴露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5.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的毒物与其引起的量化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6.烃类烷烃与其同系物相比,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但当其碳原子数超过七至九个时,毒性反而下降。同系物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的毒性的更大 成环的毒性更大。不饱和度越高,化学性质越活泼,毒性越强。碳链长度相同时,炔烃的毒性更强。 7.脂/水分配系数:化学物在脂(油)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分配率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 一种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较大,表明它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而呈现出化合物的亲脂性或疏脂性。 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小与其毒性密切相关,它涉及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8.电离度:许多外源化学物是弱有机酸或有机碱,在溶液中以非电离或电离形式存在。 以非电离形式存在的弱有机酸和有机碱具有一定的脂溶性,易通过生物膜,且其转运的速率与其脂溶性大小呈正相关。 9.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 LD01:指一组受试物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0AEL 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 未观察到作用水平NOEL 慢性作用带Zch 急性毒作用带Z ac 暴露范围MOE 10.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外源化学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外源化学物的固有毒性和接触量 ②外源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效率。 11.生物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被动转运包括简易扩散,易化扩散,滤过。 简单扩散,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易透过生物膜进行扩散,如乙醇,其中浓度梯度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滤过,如水,乙醇,尿素,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和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可以通过滤过跨膜转运。甘油,葡萄糖几乎不能通过。 主动转运:是外源性化学物质透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的过程 12.吸收: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13.分布: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 14.影响外源性化学物分布的因素:①扩散率 ②器官灌流率 15.排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肾脏排泄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分泌组成。 16.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 意义:生物转化是将亲脂的外源性化学物转变为极性极强的亲水性物质,以降低其通过细胞膜的能力,从而加速其排出,否则易于在体内积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转化有利方向–失活(使外源性化学物毒性降低或成无毒产物)转化。有害方向–活化转化 17.生物转化类型:①Ⅰ相反应指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产生极性集团,如–OH、–NH2、–SH、–COOH等,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Ⅱ相反应的底物。 ②Ⅱ相反应指具有一定极性的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辅因子(结合基团)进行化学结合的反应 18.统计学三个基本原则:随机、重复、对照 19.为了正确选择实验动物,遵循以下原则 ①相似性原则 ②差异性原则 ③易化性原则 ④相容或相匹配原则 ⑤可获性原则 ⑥重现性和均一性原则 啮齿类实验动物,如实验大鼠,小鼠,兔子。 非啮齿类实验动物:狗 20.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可分类为近交系,杂交系和封闭群。 根据实验动物遗传的均一性排列,近交系最高,杂交群次之,封闭群较低。 21.动物分级 ①Ⅰ级即普通动物(CV),是实验动物中在微生物控制

文档评论(0)

178****0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