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 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画欣赏 2005 年 1 月 蒙娜丽莎 ( 1503 年 -1506 年 )莱奥纳多 · 达 · 芬奇 意大利 77cm × 53cm 板 油彩 巴黎卢浮宫藏 达 · 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 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 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 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 子,当时年仅 24 岁。画面中的蒙娜 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 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 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 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 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 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 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 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 神秘的微笑 。 九级浪 邓开善 爱不依赖表白。 他和她,大学同窗四年,每每从深情投来的一 瞥中,窥见了那匿藏心底的爱的躁动。心有灵犀一 点通! 毕业前夕,她终于写了一封长信给他,邮票还 是一幅海景名画哩。她蹬车去了郊外,从邮所寄给 了他。信里边,是少女缕缕缠缠绵绵的情思。她等 待爱的裸露!爱是永恒的谜。太失望,她等来了一 串长长沉默。别了,少女温馨的相思梦。她悄悄哭 了一夜,自愿去远离他的地方了。 爱不相信眼泪! 五年后,她和他都成了家。那一天,在一位老师家 里不期而遇了。她和他,呆呆地望了许久。他还像姑娘 一样腼腆。她问一句,他答一句,不肯多说一句话。心 虚么?她在想。他太狠心了,连信也不回一封,太过分 了。闲谈之中,一位也在老师家的校友内疚地说起一件 往事:刚刚进校那一年期末,他去取信,发现某同学信 上有一枚漂亮的邮票。他想撕下来,结果撕破了信封。 他害怕,将信扔进了下水道,年轻人总会做出一些蠢事。 那是一枚什么邮票?她急切地问。未几,她惊呆了, 校友说,邮票上是俄罗斯油画大师艾伊瓦佐夫斯基的杰 作 —— 《九级浪》。 九级浪 ( 1850 年) I.K. 艾伊瓦佐夫斯基 俄国 221cm × 322cm 布 油彩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九级浪表现的是风暴 中飘泊的人们,他们栖居 在帆船的残余物上,为了 生存,拼命挣扎,狂风巨 浪,呼啸而来。暴风雨中 的船与人,表现了人与大 自然的抗衡,表现了自然 的巨大力量与不可抗拒性。 画面气势逼人,色彩动人, 借以烘托人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幅关于人和自然的 颂歌,使人震动,也使人 动情,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向日葵 ( 1888 年) 文森特 · 凡 · 高 荷兰 91 × 72 厘米 布 油彩 《向日葵》是凡 · 高在 法国南方时画的。南方阳光 的灿烂令画家狂喜,他用黄 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 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 是这时的代表作。画家以短 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 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 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 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 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 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鸢 尾 花 自由引导人民 ( 1830 年) 德拉克罗瓦 法国 260 × 325 厘米 油画 卢佛尔博物馆 反映 1830 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 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 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 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 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 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 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本画取材于 1830 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 1830 年 7 月 26 日, 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 27 至 29 日为推翻 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 为 光荣的三天 。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 · 莱辛的姑娘 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 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 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 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 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 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 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