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历史必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练习(word无答案).docVIP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必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练习(word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人教统编历史必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 1 . 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 2 . 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打击,赢得战争。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一战中,反映了上述情况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 4 . 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A.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 5 .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③会议暂时协调了矛盾,又埋下了新的隐患 ④会议均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 6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7 . 某条约第一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侵略,意大利也负担同样的义务。”该条约的签定 A.促成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B.促成德日意三国军事同盟形成 C.标志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D.导致法国在战争中因腹背受敌而战败投降 (★★) 8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9 . 一名德国士兵在留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凡尔登,令人胆颤的单词。无数怀抱希望的年轻人就在这里牺牲,他们的尸首腐烂在战壕、乱葬岗、墓地……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主要用以形容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 B.作战范围的广泛性 C.战争的残酷性 D.战争进程的快速性 (★★) 10 . 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 (★) 11 .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 C.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 1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