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巧解“分析意境类”诗歌鉴赏题.docVIP

高考语文 巧解“分析意境类”诗歌鉴赏题.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用心 爱心 专心 巧解“分析意境类”诗歌鉴赏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5、答题示例   2007年陕西卷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练习:(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   (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08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