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急诊病介绍.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文档 口腔科急诊病介绍 一、口腔出血 口腔出血以牙龈出血、手术后出血和外伤性出血最为常见,除局部因素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血 液病、糖尿病、肝肾疾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以及血管瘤、恶性肿瘤、维生素 C 缺乏、月经期、妊娠期 或长期应用抗凝剂等,均可引起或加重上述出血。 (一)牙龈出血 【病 因】 由于软垢、结石、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复体等因素,而引起的牙龈炎、牙周炎 或其它牙源性炎症, 在局部受到刺激时易引起牙龈出血。 尤其是患有系统性疾病者, 更容易引起 局部出血。 【诊断要点】 1. 局部因素 患者一般口腔卫生状况较差, 局部可见牙结石沉积、 牙龈红肿, 有时可 伴有牙齿松动和较深的牙周袋,在牙龈缘或牙间隙可有明显的渗血。 2. 全身因素 系统疾病引起的局部出血者, 多有反复出血的病史。 因此,可根据病史, 结合口腔检查, 不难作出诊断。 但对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而在局部有明显出血者, 应注意对血压和 有关血象、血液生化等进行检查,以鉴别是否因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肝肾疾病、糖尿病,以及血 液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而引起的出血。 【急救原则】 1. 针对病因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止血。 2. 有凝血机制障碍应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处理方法】 1. 局部对症治疗 ①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去除血凝块,寻找到出血点后,先用棉球压迫 牙龈数分钟,待局部出血缓解时,用蘸有 1 : 1000 肾上腺素、 1%麻黄素或其他止血剂的小棉球, 直接压迫出血的牙龈缘或塞入牙间隙,也可使用止血粉、止血纸、 明胶海绵、 止血海绵以及中药 制剂如白药、三七粉、马勃粉等压迫止血至少 30min 。必要时可结合使用牙周塞治剂止血。②局 部可使用涂剂、漱口剂和含片。③对局部刺激因素如龈下结石、 食物嵌塞等引起的出血,局部可 进行简单地刮治,并用 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涂以 1%碘甘油或碘合剂,结合局部压 迫即可止血。 3. 全身药物治疗 根据出血的原因,酌情使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凝血药物维生素 K, 以及抗纤溶药物 6- 氨基己酸等。予以口服抗生素和维生素等药物。 (二)术后出血 【病 因】 1. 局部因素 拔牙或其他口腔手术及治疗后出血,多因局部损伤过大和感染因素而引 起,如牙龈撕裂、牙槽骨骨折、小血管破裂以及牙槽窝残留炎性肉芽组织和异物等。 2. 全身因素 全身系统疾病尤其是全身有出血倾向者, 各种手术治疗后均可引起出血不 止。 【诊断要点】 实用大全 标准文档 1. 出血部位 根据拔牙或手术治疗史,结合临床检查,可明确出血的部位。 2. 出血量 对手术后出血应正确估计出血量,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有无出血性休 克。 3. 出血发生时间 根据出血时间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出血。若出血发生在手术或 拔牙后 24h 以,多因局部创伤过大、炎症、异物、止血不彻底或未保护好血凝块引起,此类出血 为原发性出血。而继发性出血则发生在 24h 以后,多由感染引起。 对局部无明显的出血原因, 而 止血困难者,应注意有无凝血障碍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急救原则】 1. 确定出血性质、原因、部位和判断出血量。 2. 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止血。 3. 有出血性休克者应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处理方法】 1. 手术后出血的局部处理 一般先行局部压迫止血,但对压迫止血无效或术后创口不 断流血、术区迅速肿大者,应及时打开创口,寻找出血点,进行结扎或缝合止血。 2. 拔牙后出血的局部处理 一般先清除表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