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pdf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 常用虚词梳理:“之”“其”“以”“于”“为”“然” 梳理原则: 1. 20 篇范围内 2. 典型用法,不求全面 3. 尽量回避有歧义者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译作 “他(她)(他们) ”“它(它们) ”。如: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具答之(《桃花源记》) ④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楚人怜之;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⑥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闭之,则有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 之,指代窗户。) ⑧持就火炀之 (《活板》代指 “铁板 ”) ⑨不以木为之者(《活板》代指“活字印,字模子”) 2 .指示代词,这,此,常译作 “这件事 ”。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④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⑥固以怪之矣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可译为 “的”,如: ① 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 鸿鹄之志 ④圣贤之道 2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烫熨之所及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 .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 .语气助词。补足调整音节,一般不翻译。如: ①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 去”、“往 ”。如: ①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 “他(她) ”“他(她)的 ”“他们 ”“他们的 ”“它 ”“它 们”“它们的 ”。如: ① 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他们的)(《桃花源记》) ②不可知其源(它的)(《小石潭记》) ③百姓多闻其贤(他的)(《陈涉世家》) ④增其旧制(它的)(《岳阳楼记》) 2 .指示代词,可译为 “那”、“那些 ”。如: ①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 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记》) ④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小石潭记》) 【于】 1.引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作 “在”“从”“到”等。如: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 .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作 “向”“对”“对于 ”给”等。如:“ ①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 “比”。如: ①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② 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 主要作连词,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例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 “就”“接着 ”,或不译。 例如: ①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转折关系,译作 “但是 ”“可是 ”“却” 例如: ①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4.修饰关系,可译作 “地”“着”,或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