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霍乱弧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乱弧菌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学特性 种类和细菌分型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它可引起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霍乱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霍乱弧菌有耐热的O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根据O抗原的不同,现已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其余的血清群分布于地面水中,可引起人类胃肠炎等疾病,但从未引起霍乱的流行。H抗原无特异性,棉衣扩散试验表明所有霍乱弧菌拥有相同的H抗原。 O1群霍乱弧菌根基其菌体抗原由3种抗原因子A、B、C组成,又可分为3个血清型:小川型(Ogawa)、稻叶型(Inaba)和彦岛型(Hikojima)。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的每一个血清型还可分为2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El Tor生物型(El Tor biotype)(因在埃及西奈半岛El Tor检疫站首次被分离出而命名)。古典生物型不溶解羊红细胞,不凝集鸡红细胞,对50IU的多粘菌素敏感,可被第IV群噬菌体裂解,而El Tor弧菌则完全相反。这两种型别除个别生物学性状稍有不同外,形态和免疫学性基本相同,在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是没有本质的差别。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的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的病原是El Tor 生物型。 O139群在抗原性方面与O1群之前无交叉,序列分析发现0139群失去了O1群的O抗原基因,出现了一个约36kb的新基因。该基因编码与O1群不同的脂多糖抗原和荚膜多糖抗原,但该抗原与O22和O155等群可产生抗原性交叉。在遗传性方面,如核糖型、限制性酶切电泳图谱、外膜蛋白、毒性基因等则与O1群的古典型和El Tor生物型的流行株相似 来源 1883年,德国人科赫首次分离出霍乱弧菌。1892年,国家卫生会议将霍乱弧菌纳入国际卫生检疫疾病。1992年,一个新的流行株O139(Bengal)在沿孟加拉湾的印度和孟加拉的一些城市出现,并很快遍及亚洲,这是首次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流行。 传染性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其中的轻型和隐形感染者不易被确诊,但往往不能及时隔离和治疗,在疾病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 传播途径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霍乱是经粪—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及生活密切的接触传播。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通过食物传染,引起霍乱或霍乱暴发流行。霍乱弧菌能通过传染鱼、虾等水产品引起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亦起传播作用。 易感性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本病隐形感染较多。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病毒素抗体,但亦有再感染的报告。 潜伏期 霍乱的潜伏期较短,一般数小时至5d左右,多数1~2d。在潜伏期末,常能从病人的粪便中查出霍乱弧菌,有时在腹泻出现前数日即能查出。 剂量—效应关系 在正常胃酸的条件下,需要进入大量细菌(10^8个)方能引起霍乱感染,但当胃酸低时,感染剂量可减少到10^3~10^5个细菌。 致病性 在一定条件下,霍乱弧菌进入小肠后,依靠鞭毛的运动,穿过粘膜表面的黏液层,可能借菌毛作用黏附于肠壁上皮细胞上,在肠黏膜表面迅速繁殖,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便迅速发病。该菌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也不侵入血流,仅在局部繁殖和产生霍乱肠毒素。此毒素作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腺,使肠液过度分泌,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 致病物质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涉及染色体上多个基因,它们主要包括由ToxR蛋白调控的ctxA、ctxB、tcp、zot、ace等基因。另外,还有两个不受ToxR蛋白调控的毒力因子基因hlyA和hap。 (1)霍乱肠毒素 霍乱肠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是肠毒素的典型代表。它由一个A亚单位(分子量为27.2kDa)和5个形同的B亚单位(每个亚单位分子量为11.7kDa)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分别由结构基因ctxA和ctxB编码。ctxAB操纵子位于染色体上称作核心区的部位,核心区的两端为重复序列(RS1)。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染色体上广泛散布着以2拷贝ctx为一组的ctx单元,El Tor生物型染色体上CTX则为多拷贝随机分布。B亚单位可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A亚单位在发挥毒性作用前需经蛋白酶作用裂解为A1和A2两条肽链。A1作为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可使NAD(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到G蛋白上,形成GS。GS的活化可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

文档评论(0)

135****02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2月05日上传了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