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一)种类和细菌分型 大肠埃希氏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对人无害。本菌为革兰阴性的短杆菌,其抗原结构有3种,即菌体抗原(O抗原)、包膜抗原(K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O抗原是血清分型的基础,目前已发现有170多种,其中一些特殊的血清型具有病原性,能引起人类腹泻,故称为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抗原血清型及细菌的毒力测定可将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5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hogenic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ngen-icE.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E.Coli,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和肠集聚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EAggEC)。 (二)来源 大肠埃希氏菌属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氏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氏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维生素B及维生素K供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但当它们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进人到机体其他部位时,能感染发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指能使人、动物(尤其是婴儿和幼龄动物)感染及人食物中毒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在自然界中,本菌分布广泛,主要的寄居场所是人和其他恒温动物的肠道中,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 (三)传染性 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食人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可以导致肠道外感染,如泌尿系感染、菌血症、胆囊炎、肺炎及新生儿脑膜炎等,也会造成从轻微股泻到霍乱样严重腹泻,乃至引起致死性的并发症。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由人一人传染而致病,推测为粪一口途径感染。 (四)传播途径 肠道内感染以粪一口途径为主,可通过食用污染的食品、水而传播,引起食源性细菌性腹泻。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因其生活习性特殊,在一些细菌性腹泻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或污染公共物品可造成医院内感染从而引起医院内腹泻传播。多数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则可引起感染,即肠道外感染。 (五)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没有交叉免疫。儿童、老年人、有免疫抑制或慢性疾病者为高危人群,并且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一些正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高危人群。另外,旅游者易发生细菌性腹泻,称为旅游者腹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免疫力,但持续时间较短。 (六)潜伏期 不同的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潜伏期也各有长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中毒潜伏期较长,一般可达3~10d,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集聚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4d,短者为数小时,长者可达7d。 (七)剂量一效应关系 关于是否发生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不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剂量各不相同,不同个体也存在差异。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的感染及程度主要与致病机制和感染剂量密切相关。 (八)致病性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具有病原性,能引起人类腹泻。部分大肠埃希氏菌菌株与婴儿腹泻有关,并可引起成人腹泻或食物中毒的暴发。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为热不稳定毒素、热稳定毒素及与致病性相关的定居因子;EP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菌毛、志贺样毒素(Shiga-liketoxins,SLTs)和LEE毒力岛;EIEC在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上与志贺菌基本一致;EH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志贺样毒素(SLTs)、溶血素、LEE毒力岛及其他未知的毒力因素;EAggEC是一类新发现的致泻性大肠杆菌,目前已知的毒力因子有菌毛和热稳定肠毒素。 (九)变异性 滥用抗生素使得大肠埃希氏菌存在着基因突变,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十)环境中的稳定性 因无芽孢,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在60℃中30min (十一)药物敏感性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对于抗生素治疗,首选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但是对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者,应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非但不能缩短病程,反而会增加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机会。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易产生耐药性。 (十二)消毒剂敏感性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常用氯进行饮水消毒。胆盐、煌绿等染料对非致病性肠杆菌科细菌有抑制作用。 (十三)物理灭活 在55℃中60min或60℃加热15min仍有部分细菌存活。EHEC可在7~50℃的温度中生长,

文档评论(0)

135****02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2月05日上传了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