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为决策理论6教程文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权重函数对常见现象的解释: 权重函数可以解释人们面对80%的概率赢300,以100%的概率赢200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的现象。80%的概率因权重函数而使真实概率减少,而100%的概率却不变,人们趋于选择确定性的结果。 两个熟悉的例子: 人们热衷于参加高奖额抽彩的现象,即使赢得的概率是很低。 人们有时会过度支付航空飞行保险费。 5.6.4 决策权重函数 关于对期望效用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的理解 两种方法都是必需的:期望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期望价值理论则描述了有限理性决策者的实际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透明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标准;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加丰富的行为模型。? 为何研究? 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与期望效用理论违背的偏好特征。 决策程序以及决策对象或环境的描述本身的确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 比如当事人决策时出现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偏好逆转、后悔厌恶、过度自信、从众、攀比、炫耀、成瘾等现象。 期望效用理论PK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是公理性的,前展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是描述性的。 都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需的理论指导, 其中期望效用理论刻划理性决策行为,而前景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描述实际决策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PK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最大的区别反映在效用是由价值函数还是由效用函数的决定方面。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期望价值理论是用权重函数和价值函数来描述人之效用的。 权重函数说明未来某个事件的概率变化对总体效应的作用,价值函数则描述的是未来的结果与投资者的主观满足程度之间的关联性。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只是由效用函数决定, 而是由权重函数和价值函数联合决定。 期望效用理论PK期望价值理论 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涉及到对概率的处理。在期望效用理论中, 非确定性结果的效用是直接用其概率来加权的;在期望价值理论中, 非确定性结果的价值被乘以决策权重,即概率的函数。 1992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把决策权重和修正的效用函数结合起来,得出了风险态度各具特色的四种形式: 收益风险规避型、高概率损失风险追寻型、收益风险追寻型、低概率损失风险规避型。这一理论贡献引起大量的效用模型的产生, 用它们来替代期望效用理论, 可以对管理行为做出更符合实际的解释。 小结 尽管行为决策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是对市场异常和认知偏差描述与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行为决策将是未来管理决策理论与实证研究发展的方向。 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日趋社会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决策行为越来越受到来自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等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人们的决策动机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更需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人的复杂决策动机和决策行为, 而贴近现实的行为分析将成为决策分析的主流。对于行为决策理论来说,无论是实验方法的引入还是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其目的都在于构建管理学更为真实合理的行为基础,以期提高管理决策的解释力和科学性。 几个应用与案例 1、行为决策理论对于激励的启示 正向激励更重要。 更主张持续的相对小幅度的激励制度。 通过公平的报酬制度获得认同。 2、行为决策理论对薪酬管理的启示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公司近年财务状况不佳,其中一组被试被告知今年没有通货膨胀,公司准备将薪资水平降低7%,然后询问被试是否可以接受,结果只有38%的人认为可以接受。而另一组被试者被告知今年通胀率为12%,公司准备将薪资水平只提高5%,结果有78%的人可以接受。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薪资水平其实都是降低了7%。而在通胀的情况下,当实际收入的减少以名义收入增加的形势出现时,人们更容易接受。 兰迪认为,大麻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我将和他一起种植大麻,然后出售给我们的朋友。 同时,我们还要向上帝祈祷,希望科学家早日找到至于艾滋病的方法,这样,兰迪就可以康复了。他应该能得到这样的好报。 爱你的女儿 罗丝 读到这儿,父亲差点昏厥。这时,他看到另外几个字,“未完,见反面”。 他慌忙把信翻过来,那里有几行字: “另:爸爸,你刚才读到的文字都不是真事。真实情况是,我在隔壁邻居的家中,并想让你知道,生活中有好多事情比我的成绩单要糟糕得多。我的成绩放在书桌中间的抽屉里,请你签上名,然后给我打电话,让我确信我可以平安回家了。” 参照点决定投资者的相对损益 投资者对损益的判断:取决于参照点和实际资产价格的偏差。 投资者常用的参照点: 股票的买入价 投资者的心理价位/预期价位 投资者持有股票时,若实际市场价格高于参照点,则投资者获得相对收益;否则,投资者遭受相对损失。 人们决策过程中所设定的参照点通常是动态变化的 ? 参照点的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