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杉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pdf

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杉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杉杉科科的的细细胞胞分分类类学学研研 究究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杉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杉杉科科的的细细胞胞分分类类学学研研 究究 杉科共有10属(连同金松属),包括水杉、秃杉、红杉、 巨杉、杉木等珍稀植物 重要经济林木18种,进行该 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对探讨细胞遗传学 进化规律及 对生产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细胞学的崛起,细胞分类学也应运而生,后者业 已证明特别适合于探索植物类群的进化 相互亲缘关 系,它使杉科的系统演化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 平。 早自1847年恩德利彻(S.Endlicher)就已进行杉科的系 统学研究,但从细胞学角度讨论科内成员间的亲缘关 系及起源直到1943年才开始,即日本衡能 中村提出 巨杉可能为六倍体红杉(2n=6x=66)提供了一个染色体 组,接着进行该研究的还有斯特宾斯(G .L .Stebbi s 1948)塞勒 西蒙斯(L .C .Saylor H .A .Si o s, 1970)等。 1984年美国舒拉巴姆 查奇约(S.I.Schlarhai T . Tsuchiya)提出了柳杉属的核型较为原始而与其他各属 均较疏远;水杉属、红杉属、巨杉属、 落羽杉属的 核型较为相似而中等进化,杉木属 台湾杉属的核型 不对称而比较进化;金松属鉴于其独特的2n=20则主张 将它另立成金松科,由于他们用以比较的核型散点图 多达9幅并缺乏进行比较的客观标准,因此其结论的主 观性较大而比较粗糙,若要对4个中等进化 2个较进 化的属作进一步的进化水平 亲缘关系分析就很难进 行。 1989年,日本爱媛大学的日诘雅博把杉科的8个属分成 5个组群(柳杉属、落羽杉属、水松属、巨杉属;水杉 属;台湾杉属;杉木属;红杉属)并称与皮尔格梅尔基 奥尔(R .Pilger H .Melchior ,1954)系统较吻合。 李林初认为该划分由于单从细胞学资料考虑并过于强 调了染色体次缢痕的数目 位置而不尽合理,事实上 与皮-梅系统的分类也存在较大差距。 李林初充分地运用了斯特宾斯的“核型愈不对称就愈进 化,而核型不对称性的增加,是指染色体两臂长度不 等,或是同一核内的不同染色体大小不等”的染色体进 化理论,充分发挥了它在进化 系统发生研究上有价 值的作用,创造性地从杉科植物的核型资料中抽提出 最能表明核型特征 不对称程度的染色体长度比(反映 不同染色体大小) 平均臂比(反映“染色体两臂长度”) 两项数据(李林初,1989 ,1992)进行定量比较,并同 时以此为纵、横座标绘制了杉科的核型座标图,形象 直观地显示各属(种)植物的核型不对称 进化程度及 相互的亲缘关系。 李林初结合前人的多学科研究资料 系统学结果首次 提出了一个杉科的新系统。 1.杉科的6个亚科:(1)柳杉亚科。 柳杉属植物具有杉科中最低的平均臂比 染色体长度 比,最原始而疏远于其他各属,因此由它单独组成柳 杉亚科。 与韦茨顿(R .Wettstein ,1924)、早田文藏(193 1, 1932)、皮尔格 梅尔基奥尔(1954)、肥田美智子 (1957 ,1962)、埃肯旺德(J .E .Eckenwalder ,1976)将 它列入单型的分类群的意见一致。 (2)落羽杉亚科。 水松属 落羽杉属植物具有最为接近的平均臂比 染 色体长度比并相对独立于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