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混沌之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寓言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 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言故 事一般比较简短,故事的主 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 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导入新课 同学们,除了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寓 言外,在《庄子》一书中有很多耳 熟能详的成语,如 “东施效 颦”“螳臂当车” 等,你能复述故 事的内容吗? 东施效颦 ? 《庄子 · 天运》中故 事 , 美女西施因病而 皱着眉头 , 邻居丑女 见了觉得很美 , 就学 西施也皱起眉头 , 结 果显得更丑。后人称 这个丑女为东施。 用 “东施效颦”比喻盲 目模仿别人 , 结果适 得其反 。 螳臂当车 ? 螳螂奋举腿臂 以阻挡车轮。 比喻自不量力 , 招致失败。 庄子,名周,战国时 哲学家 , 散文家、文学家 , 宋国人。 他继 承并发扬了 老子 的思想,和老子 同是 道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 世称 “老庄”。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 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 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庄 子 主张 “ 天道无为 ” 的思想 ,认为 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 论大小、贵贱、生死、善恶、得 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主张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 名周 ( 约公元前 369 年 - 约 前 286 年 ) 诵读课文 ? 要求: ? 1 、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 2 、初步把握故事内容。 给下列字注音 沌 倏 窍 凿 dù n shū qià o zá o 浑沌 (hù n dù n) 之死 ? 南海 之 帝 为 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 之帝为浑沌。倏与忽 时相与 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 之 甚善。倏与忽 谋 报浑沌 之德 ,曰: “人皆有 七窍 , 以视听食息 ,此独无有, 尝试凿 之 。” 日 凿一窍,七日 而 浑沌死。 叫做 助词,的 用来看(外界)、听(声音)、 吃(食物)、呼吸(空气) 恩情 助词,的 商量 代词,他们 一起 表顺接 名词作状语, 每天 常常 代指七窍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 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 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 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 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 日而浑沌死。 议一议课文内容 ? 1 、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 原因:倏忽报德 ? 经过:日凿一孔 ? 结果:浑沌死 ? 2 、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故事中“倏、 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 的意思, 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 快而不加思考。 ? 浑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 辟前的自然状态, 代表无为。 ? “倏、忽、浑沌”命名,即生动形象 又充满幽默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庄子 想象的奇异与浪漫色彩。 3 、“倏”和“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 窍”?结果如何? ? 他们想报答浑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浑沌 之德) ? 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浑沌死了。 4 、你从《浑沌之死》中读到了哪些道理? ( 1 )做事快而不加思索,对客观事物不去作 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盲目 好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即不按规律办事, 就会好心办坏事。 ( 2 )做事虽出于好心,若违反事物发展的客 观规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结果。 因此,应该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 ( 3 )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尽 量减少和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浑沌之死》寓言本义 文章短小精悍,庄子用“倏”“忽” 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 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 庄子主张要清淡无为,如果对世界有 所为,就会毁灭世界。提倡浑沌之境, 是真正的自然之道,认为顺应自然才 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 课堂小结 ? 《浑沌之死》寄寓了庄子“无为之治”的 思想,以及宿命论的观点。对当时诸侯争 霸的社会现实来说,有积极意义,但如果 扩大其范围, 在生活中一切都讲“无为”, 就有点消极了。 ? 联系社会实际考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