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十七年戏剧的政治化问题
胡德才
内容提要: 新中国前十七年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被高度政治化,其主要表现一是戏剧成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宣传工具和政治斗争的武器,二是以政治斗争的方式处理戏剧创作问题。戏剧的高度政治化阻碍、延缓了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戏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外三种类型:一是脱离政治,二是依附于政治,三是超越政治。第一种事实上不可能,第二种不可取,第三种才是戏剧(文艺)的正当选择。
关键词:十七年戏剧政治化现代化
新中国前十七年的戏剧,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演剧艺术无疑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有一些文学剧本和舞台实践将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宝贵财富,但十七年在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无疑是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有过停滞和倒退的一段旅程,其间的经验教训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反思,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穿过时间的隧道,排除非艺术因素的干扰和遮蔽,重新评价十七年的戏剧,总结其得失与特点,也许能看得更加清楚。本文主要就十七年戏剧的政治化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
十七年戏剧最突出的、带有全局性的并决定着它的发展命运的首要特点,是戏剧被高度政治化。
中国戏剧进入20世纪以来,大致形成了两种广有影响的传统,一是与当下社会政治运动和革命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戏剧的宣传教育作用的革命战斗传统;一是突出对复杂的社会与人的描写、具有鲜明的文化启蒙色彩、致力于戏剧现代化的艺术传统。前一种戏剧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和政治倾向,政治压倒一切,可以简称为政治戏剧;后一种戏剧更忠实于艺术规律,以写“人”为中心,可以简称为“人”的戏剧。前一种传统源自辛亥革命时期以慷慨激昂的政治演说而激动人心的文明新戏,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的“普罗戏剧”、1930-1940年代的“国防戏剧”、“抗战戏剧”、1940年代解放区的“工农兵戏剧”都属于这一传统;后一种传统以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剧”为其发端。表面上看,五四“问题剧”也与当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密切相关,但“问题剧”的作者并不只是停留于政治层面的呼喊与批判,他们大都站在文化启蒙的立场表现着世纪之初中西文化碰撞中“人”的发现与觉醒,剧作充满着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和个性解放精神,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正是从此才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此后,以田汉的《名优之死》,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作品构成了这一传统的坚实内容。
中国现代戏剧的这两种传统是就两种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能囊括所有现代戏剧,两种传统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戏剧与现实政治斗争和革命实践联系紧密,在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运动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有些剧作以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严肃的思考而基本具备了现代品格,并且也曾出现过象陈白尘的《升官图》这样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艺术创造性的优秀政治讽刺剧。但政治戏剧“深深受着政治热情的制约,它在艺术上的成长往往落后于思想上的发展,它对生活现实和人类灵魂把握的力度往往被急剧变化的政治斗争所冲淡”,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2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因此,无论是在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整体艺术成就,政治戏剧都远逊于充满文化启蒙精神的“人”的戏剧,代表中国戏剧现代化发展与成就的只能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但由于中国现代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这一历史背景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现代戏剧的舞台往往首先不是提供‘艺术享受’、‘文化娱乐’的场所,而是‘炸弹与狂呼’——即政治宣传和思想动员的阵地”,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21-2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因此,政治戏剧的革命战斗传统一直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主流,发展到1940年代解放区“工农兵戏剧”的诞生,则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被彻底政治化的开始。
新中国前十七年的戏剧正是中国现代政治戏剧传统的延伸和发展,在现代处于边缘地位的具有文化启蒙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人”的戏剧传统进一步被抑制和扼杀,戏剧开始了全面的政治化。1950年代后期,伴随着一场短暂的思想解放运动,“人”的戏剧传统曾一度有复兴之势,出现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一批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和现代意识的戏剧作品,但很快就被来势汹涌的“阶级斗争”的浪潮所吞没,1960年代前期,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的一大批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修防修剧”则将1950年代配合各阶段中心工作出现的各类政治戏剧进一步向前推进,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日益简单化,戏剧中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政治说教和阶级斗争的火药味,接着出现了政治化的“京剧革命”并发展到“文革”期间“革命样板戏”独霸舞台,从而“把戏剧的政治化推向了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来访德国企业基本情况和合作意想表.doc
- 兰蕙文学社组织机构.doc
- 劳动保障普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 .doc
- 劳动法学练习题(八).doc
- 劳动法学重难点解析(一).doc
- 乐山师范学院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课程名称 外国文学作品选 任课教师 .doc
- 李主一诗文选.doc
- 立意要新颖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叙述事情、描写人物,总要表达一定的 .doc
- 辽宁省初中思想品德年度优秀课教学案例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沈阳市 .doc
- 林白研究的学术综述.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京教版环境教育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卫星数据气象监测应用报告:农业估产商业化落地分析》.docx
- 《2025年高端影像设备租赁的供应链优化与基层医院应用》.docx
- 2025年冷链物流企业绿色运输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造纸设备自动巡检中的应用报告.docx
- 定向实习报告(精选3).docx
- 《2025年养老社区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设计规范研究》.docx
- 《2025年杂粮即食化产品渠道报告:农产品深加工与社区团购模式创新》.docx
- 《2025年低空旅游风险控制eVTOL载人观光场景安全防范措施》.docx
-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分析.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