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一类型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法处理效果对比 据《微生物生态学》 优缺点对比 1. 自然挂膜法 2. 活性污泥挂膜法 3.优势菌种挂膜法 (二)好氧生物膜的培养 第二节 活性污泥膨胀和控制对策 提问:什么是活性污泥膨胀? 正常的活性污泥颗粒体积膨胀,继而分裂为沉降性很差的小颗粒污泥,引起二沉池池面飘泥严重,出水水质急剧变差的现象。 本质—污泥密度变小或黏附能力下降。 分非丝状菌污泥膨胀与丝状菌污泥膨胀两类 SVI>200mL/g标志着活性污泥发生膨胀。 SVI<200mL/g为正常活性污泥,一般在50~150mL/g,最好在100mL/g左右; 一、 非丝状污泥膨胀的成因 ① 曝气力度过大,污泥碎裂膨胀 提问:原因——? 气泡夹带,密度降低;气泡机械破碎;细菌处于对数期多糖分泌减少 ②缺氧、厌氧膨胀漂泥 提问:原因——? 二沉池底部淤泥厌氧产气(反硝化N2、CH4) ③进水水质有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 提问:原因——? 油及泡沫降低污泥密度 ④生物中毒污泥膨胀(pH波动大、补碱过量、温度过高、CODcr浓度骤然升高、含酚及其衍生物,醇、醛和某些有机酚、硫化物、重金属及卤化物过高等) 原因——? 细菌——休克死亡、粘液分泌减少 ⑤新污泥膨胀现象 未驯化污泥对新类型废水不适应,不沉降或沉降极慢,长时间曝气驯化后恢复正常; 提问:原因——? 类似中毒 ⑥BOD/N过高 ⑦假菌丝或后生动物钻噬污泥膨胀 大肠埃希氏菌及芽孢杆菌形成暂时性假丝状生长或后生动物钻噬而形成的膨胀污泥。(很少见) 原因—高含水率菌胶团占优势 二、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95%污泥膨胀) (一)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致因微生物 由于丝状细菌(球衣菌、硫细菌)或真菌优势过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致因微生物常见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属、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二)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丝状菌优势生长条件) A. 曝气池DO长期维持在较低(<0.1~0.2mg/l) B. 水温过高(>25℃)、pH过低(<6.5) C. 硫化物过高 硫细菌(丝状菌一种)以硫化氢为食 ??????????????????????????????????????????????????????????????????????????????? C.营养失衡 废水C/N比高,N少;无机金属离子较少 原因——菌丝体储备营养物稀少、表面积大,在稀溶液中争夺营养物质的能力强,更适合于贫瘠环境(包括溶解氧、各种营养物)的生长; D.毒物冲击 原因—菌丝体耐受能力强 (三)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机理 可用表面积与容积比假说解释: 在单位体积中,呈丝状扩展生长的丝状细菌的表面积与容积之比较絮凝性菌胶团细菌的大,对有限制性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的争夺占优势,絮凝性菌胶团细菌处于劣势,丝状细菌就能大量生长繁殖成优势菌,从而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优势竞争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 对DO的竞争; ②对可溶性有机物的竞争; ③对氮、磷的竞争; ④有机物冲击负荷影响。 三.污泥膨胀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提问:基于上述原理如何预防污泥膨胀? A.设调节池(及事故池)控制高负荷(BOD、毒物)冲击 B. 控制溶解氧 溶解氧浓度必须控制在3~4mg/L。 C 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 尽量逼近BOD5与N和P的比例BOD5:N:P=100:5:1。 补N——尿素或含氮量高的污泥消化池上清液 补P——磷酸钠 D. 改革工艺 将活性污泥法改为生物膜法 在曝气池中加填料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法 SBR(即序批式间歇曝气反应器)法 提问:发生后如何处理? A.投加次氯酸钠(10~20mg/L内)、H2O2(100~200mg/L内) 有选择的控制丝状微生物的过渡生长 B.投加混凝剂FeSO4和FeCl3、干污泥或浓缩消化污泥 增加絮体密度、强度,使已膨胀的污泥恢复正常 C.强化补氮(C:N=100:20~30) D.替换污泥(最直接的方法) 避免—控制方法 三、微生物泡沫及其预防与控制对策 气泡附着于大量丝状菌上 (Nocardia spp. and Microthrix parvicella) 影响? 飘泥 产生条件—— (1) 高油脂含量; (2) 污泥龄(污泥总量/外排剩余污泥量)过长(9d); (3) 低溶解氧 or septicity. 第三节 厌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 高浓度有机废水或剩余活性污泥多用厌氧消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还可用有机光合细菌处理。 厌氧消化法也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但微生物群落与有氧环境中的不同,包括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游泳型纤毛虫。 例 齐鲁石化一净化的生化处理工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pptx VIP
- 【高一】高中心理健康《1生涯拍卖会》 省级优质课.pptx VIP
- 【廉政党课】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pptx VIP
- 17GL401 综合管廊热力管道敷设与安装.pptx VIP
- 病原微生物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精益工具与精益思想.ppt VIP
- 电子节温器工作原理及电子警察施工安装说明.doc VIP
- 第五讲贯通测量.pdf VIP
- xe82-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一年3月15日部分内容改动.pdf VIP
- 任务一+感受物联网+课件-2025-2026学年陕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