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3T 134-2019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4203T 134-2019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6 DB4203 湖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3/T 134—2019 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9 - 01 -10 发布 2019 - 01 - 15 实施 十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03/T 13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十堰市宏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世洪、叶青松、肖能武、吴云华、郭元平、杨虎、周刚、李文品、龚世飞、 秦光明、金善忠、徐星华、兰玉梅。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9-8465802 ,邮箱 synkybgs@163.com;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9-8465802, 邮箱synkybgs@163.com。 I DB4203/T 134—2019 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技术原则、植物检疫、绿色调控、科学 用药、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范围内玉米生产过程中灰斑病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灰斑病 又称尾孢菌叶斑病、玉米霉斑病。由玉蜀黍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玉米灰斑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上越冬, 成为下一年的初次侵染。 3.2 绿色防控 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 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基数的目的。 4 防控技术原则 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科学用药等技术防治玉米 灰斑病,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障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 植物检疫 1 DB4203/T 134—2019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执行。 6 绿色调控 6.1 生态调控 选择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的地块,增强植株抗性,提高对自然环境和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减轻危 害。 6.2 品种选择 选择鄂玉25、华玉11等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宜机械化生产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种 子包装应符合GB/T 7414的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