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先秦历史散文与先秦诸子散文4电子教案.pptVIP

第五讲先秦历史散文与先秦诸子散文4电子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长崎孔庙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长于记言,论说方式灵活机智 如触龙说赵太后 寒暄、好奇、利害 邹忌讽齐王纳谏 鲁仲连义不帝秦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李白) 【补充】注意文体的发展轨迹: 左传外交辞令--国策雄辩--诸子论说--汉大赋夸饰之风 人性的发挥、修改的张扬--文学自觉--形式美 2.叙事写人重奇重趣(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与《左传》相比 人物身份下移 描写刻画更细腻 3.铺张扬厉的语言艺术(以苏秦为例) 铺陈: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事物的各个方面。 夸饰:过甚其辞夸大强调。 运用历史事实和编撰寓言故事来加强说服力 寓言 动物寓言 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桃梗土偶、骥服盐车 社会寓言 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卫人迎新妇、江上之处女、亡羊补牢、三人言市有虎 历史寓言 伯乐相马、曾参杀人、惊弓之鸟 四、《战国策》的影响 《战国策》兼有《左传》、《国语》的叙事、记言之长,同时“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叙事“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章学诚《文史通义》)。 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赋及论文散文,对唐宋以降的古文等创作亦影响深远。 第四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一、? 成为史传文学之祖 二、? 成为散文创作的楷模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 左传、史记、韩文、杜诗 三、? 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创作主体的鲜明倾向性--教化作用 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倒叙、补叙、插叙、预叙等 细节刻画表现人的性格 提供大量素材 【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左传》的战争描写特色 2.? 举例分析《左传》的外交辞令的特色。 3.? 分析《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的形象及刻划手法。 4.? 简析《战国策》论辨艺术。 【预习】 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你最喜爱哪种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概说 一、新阶层的出现 他们有的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担任卿相之职;有的虽一度出仕,但以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为主;有的则终身为“处士”、客卿。 他们以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升华出理性原则为己务,其活动富有高层次的思想文化特色。 后代习惯尊称他们为诸子。 诸子百家:由于先秦诸子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接触的实践范围、接受的思想文化影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号称“九流十家” 诸子散文:先秦各个学派的议论、说理文章。在内容性质上属于思想学术范畴,但从其形式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则属于散文作品。 二、诸子散文发展的阶段 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水平,分为: 第一阶段:《论语》、 《孟子》 -语录体;(无标题) 第二阶段: 《老子》-韵散结合体 ; (无标题) 第三阶段: 《墨子》、《庄子》 《韩非子》、《荀子》-专题议论文;(有标题) 第四阶段:《吕氏春秋》。 【学习重点】 诸书的文献知识 名篇的阅读理解 诸书的文学特点 第一节 《论语》——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 一、概说 1、《论语》20篇 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2、语录体 语言简短精炼,具有格言意味 记录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柳宗元认为是曾参、有若所记。 3、成书于战国初年 汉代出现了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语 西汉时,张侯本流传至今。郑玄作注,朱熹集注 作为《四书》之一,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4、孔子其人其事 孔子(公元前 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乡陬邑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孔子早孤,“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有短暂出仕经历,后来周游列国,屡不得志,晚年整理文献,教授生徒。“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