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医家·幼科切要.pdf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医家·幼科切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 幼幼科科切切要要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幼科切要》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幼幼科科切切要要 字数:5402 幼科切要 清 王锡鑫   序   夫医者意也,谓以己之意迎合伊芳之病也。故善医者必待望闻问切 而后详理开方,此古今一定不易之理也。盖幼稚小儿,天真浑噩,无识 无知,肌肉莹澈,脉络分明。其病不过风寒暑湿燥火,饮食停聚而已, 举目可见。岂如壮者之人或因酒色过度,或由思虑受伤之纷纭杂沓,难 为措手哉。故观其面色,闻其啼声,即可知其病之所从来,与夫药之所 宜用,而无毫厘或爽也。无如世之庸医,不察夫体属婴孩,一染微 ,并 不细心体贴,概以惊风险剂投之,往往有误。不知实而误补,不过增 病,虚而误攻,不可救药,故全生者少而垂毙者多矣。   王君亚拙,医道高明,慈爱为怀,不殚劳瘁,合选古今方而斟之酌 之,汇为一册。适予过访,蒙以见示。见其理精法密,指点亲切,较诸 幼科所传方书,倍加详明透彻,亟劝其付诸枣梨,以公诸世。将见此书 一出,可以指庸医之迷,延幼稚之命,其为益岂浅鲜哉,是为叙。   时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桂月朔日江阴廪生杜价禄宾五氏拜序   自序   鑫曩者从事觉来先生有年,倏一日问于先生曰:医书以幼科为哑 科,谓其有疾,不能自言也,岂不难乎?先生曰:夫幼子者精神未受七 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味之渍,投之以药,易为见功,犹膏粱之 变难穷,而藜藿之腹易效也,有何难哉。但今之医,见小儿烧热,未审 关纹浮沉,悉用表药以汗之;睹稚子号啼,不按胸腹强弱,尽行消药以 攻之。不知胎婴元气微薄,用药一误,变证百出矣,可不慎乎?继而训 曰:凡看小儿先观元气浓薄,手探口息寒热,次察唇舌润燥,再看关纹 色气,问其饮食二便,方才酌方调治,庶不有误。余体先生之训,不敢 自私。至于暇日,将 来幼科善本,摘其切实认证之法,选其当要 验 之方,每证之下,专变阴阳诸方之中,悉论虚实,故颜之曰 《幼科切 要》。意欲公诸同人,使穷乡僻壤得见是篇。见小儿有恙,轻者不必求 医,病重者不为医误。能读而习之,终身知医。   奈 年来 务鞅掌,有志未逮。迄丁未余客渝城,幸遘傅君怡如、艾 君顼堂、邱君东山并坐谈心,与言及此,遂毅然有倡助之意,实先得我 心之所同,然者遂将诸科亦同付之剞劂。不数月书成,惟冀四方乐善君 子,广为印布,于保赤子之意,不无小补,庶不负觉来先生训诲之心, 而诸公公世之忱,亦不致湮没矣,是为序。   时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岁桂月朔日鱼泉王锡鑫亚拙氏谨识   小儿要略论   古人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此 言小儿号曰哑科,治之甚难。景岳先生又谓其甚易,何以见之。盖小儿 之病无脉可诊,血气未充故也。病之痛痒又不能以言传,惟有望闻切而 已,难乎不言。而独言其易者,抑亦以小儿之病不过外感风寒、内伤饮 食、惊风吐泻之类,并无七情六郁色欲忧思之患。故予治小儿,表病不 过香苏散、惺惺散之类;治小儿里病,不过平胃散、藿香散之类;治小 儿虚痰诸症,不过二陈汤、六君子汤之类;治小儿实热诸症,不过小儿 牛黄丸、泻青丸之类。凡此表里虚实之病,解表攻里,只宜轻剂,毋容 大表大下以伤元气。至于惊风吐泻各种杂症,则分入门别例而治之矣。   看小儿病状歌    (内附望闻问切)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令人抱出光 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额属心兮鼻属脾,左肝右肺两腮前。颏乃肾经 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白有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鼻塞声 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口唇赤白辨阴阳,赤者胃热白者寒。虫积 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抱 出探凉欲赴冷,此是内热使之然。若是当风急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手足心热口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