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城道中二首
《新城道中二首》是北宋文学家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苏轼
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
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
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透露出一种归
隐之意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品原文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⑴,吹断檐间 雨声⑵。
岭上晴云披絮帽⑶,树头初日挂铜钲⑷。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⑸,煮芹烧笋饷春耕⑹。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⑺。
散材畏见搜林斧⑻,疲马思闻卷旆钲⑼。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⑽。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东风:春风。
⑵吹断檐间 雨声:吹停了屋外下了很久的雨。
⑶絮帽:棉帽。
⑷钲(zhēng):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
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⑸西崦(yān):这里泛指山。
⑹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⑺委:舍弃,这里是放下之意。辔(pèi):缰绳。
⑻散材: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
性、不为世用之人。《·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见栎社
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
用,故能若是之寿。’”
⑼卷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
旗。
⑽耦耕:二人并耕,这里指耕地之人。
白话译文
其一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 雨声。岭
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
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
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其二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
着,听那潺潺溪水声。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
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
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
作的农民吧。
作品鉴赏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
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
有景。
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
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
“檐间 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
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所以他要把东风视为通
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那就
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 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
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
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
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
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
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
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
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
色彩,充满了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十
分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
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
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第二首继写山行时的感慨,及将至新城时问路的情形,与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多功能厅和安全设施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2025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合同制工作人员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docx VIP
- ASME B1.15-1995 统一英寸螺纹(UNJ螺纹形式).pdf VIP
- 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标准版).doc VIP
- 普兰店市城市主干路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secret.doc
-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