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互联网新上市潮管理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视互联网新上市潮管理论文 目录 9月20日美团在香港上市当天 三个多月前的7月9日 一位投资经理分析认为 正文 摘要:透视互联网新上市潮 作者:未知 上市,2018年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关键词。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是的,只需要等待。”上市两个月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更新了一条饭否。 9月20日美团在香港上市当天,王兴在现场致辞中感谢了3.4亿美团用户、470万合作商户、60 9月20日美团在香港上市当天,王兴在现场致辞中感谢了3.4亿美团用户、470万合作商户、60万美团外卖骑手和5万美团员工,之后,还特别感谢了苹果公司??始人乔布斯。 “如果没有苹果公司,没有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的一切都不会成为现实。”他说。 美团是第二家在港交所挂牌的“同股不同权”企业,也是近年被媒体称作“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三大小巨头中率先上市的一家。 今年以来,除了美团,B站、爱奇艺、小米、映客、优信、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企业也完成IPO。美团上市之后一周,专门“撮合”互联网新经济公司与资本的华兴资本,也上市了。 几乎所有相关的投行、律师事务所过去一年来都是超负荷运作。一位律师事务所资深并购律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的上市服务费报价已上浮20%~30%,依然供不应求。 “上市”,也成为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关键词。 瓜熟蒂落 三个多月前的7月9日,另一家企业的IPO受人瞩目,这就是雷军创办的小米科技。小米与美团同成立于2010年。 当天,雷军敲响了港交所专为“同股不同权”定制的大号铜锣。不过,小米开盘即破发,16.6港元的开盘价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 此前一天,雷军在公开信中写道,“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 小米登陆港交所三天后的7月12日,港交所又迎来几乎历史性的一幕:映客互娱、齐家网、英恒科技等8家企业上市,港交所破天荒在台上并列摆出4面锣,每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共享一面。 这一天上市的8家企业中,5家是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在内地名气最大的要属映客。作为紧随小米之后IPO的互联网企业,映客特意将发行价定在3.85港元的区间低价,当日开盘价4.3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2.21%,报收于4.26港元,映客股价盘中一度大涨超40%,市值突破110亿港元。 虽然映客创始人奉佑生称上市“水到渠成”,但背后也几多无奈。映客曾在2017年下半年寻求借壳宣亚国际上市,因遭遇较大阻力未能成行。 同样争议巨大的新兴互联网公司还包括拼多多。7月28日,拼多多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创始人黄峥远在上海陆家嘴就把钟敲了。 美股当日股市开盘一个半小时后,拼多多的开盘价才出来,26.5美元,较19美元的发行价上涨39.47%,按开盘价计算,拼多多市值达到293.56亿美元,一跃成为国内市值第七的互联网公司。 在互联网被引入中国的第31个年头,在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十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三年后,这些新生的小巨头,到了资本市场瓜熟蒂落的时刻。 波峰与谷底 如果从大的时间线和节奏来区分,2017年下半年至今的这波上市潮,可以算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波上市潮。 前两波大的互联网上市潮,分别为2年前后新浪、网易、搜狐、盛大等一批门户和游戏公司上市;2010年代,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上市潮。 每一波上市潮,都有一些独特的符号。 1999~2000年的第一波上市潮,国内第一批互联网公司――门户大多成立两三年,赴美一上市,就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 人们熟悉的三大门户纷纷遭遇噩梦:新浪一度跌破发行价,搜狐一路从13美元跌到次年10月的0.8美元,网易也是上市即破发,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一年内市值蒸发掉90%,甚至2002年被停牌。 不仅成立时间短,由于彼时互联网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互联网基础设施还不健全,风险投资在国内也是新鲜事。那时几家互联网公司的收入与市值跟如今相比也远不在一个量级。 从新浪、网易、搜狐上市,到百度、阿里巴巴、京东,以及盛大网络、巨人网络、携程、奇虎360、58同城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均选择美股市场。腾讯则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 互联网第二个上市潮始于2010年左右,与第一波浪潮间隔近10年,高潮出现在2014年,京东与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在当年5月和9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尤其后者以至少筹集217.6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最大的IPO。 这波狂欢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潮逐渐沉寂,IPO窗口好似临时关闭,取而代之的,是2015年到2016年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热潮。 在那一两年,除了微博、网易等个股股价高速增长外,大部分表现平平,58同城、聚美优品、去哪儿网等还在2016年全年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虽然2016年也出现了在纽交所挂牌的在线英语教育平台51Talk和中通快递等,但更多创立年限不长、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