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疗法.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运动疗法 一 定 义 针刺运动疗法,简称“针运疗法”, 即针刺的同时运动患部。 二 原 理 以人体阴阳整体平衡原理为理论来 ,根据远道经络辨证取穴采, 用针刺疗法,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患部,产生运动针感、针运 热感及疼痛逃移现象,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 三 优 点 针刺运动疗法和传统针刺疗法相比,避免了直接接触病人的 痛区,和局部制动疗法相比,又不需等其自然恢复,并把“疗效” 当场兑 现给病人, 仅仅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针刺疗法单一、绝对静止体位 的治疗状态,而且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为治疗运动 系统软组织损伤提供一种新的疗法。 四 治疗方法 1 针刺疗法 (1)远道经络辨证取穴 远道经络辨证取穴是远道和经络辨证取穴两 者的有机结合,以祖国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祖国医学的“ 通则痛,痛则不通”为法则,综合了《内经》中的巨刺、缪刺和远道刺,并 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来。其远道取穴依据为腧穴的对应治疗作用, 取穴方法为经络辨证取穴。 1)取穴依据 腧穴都有治疗与其相对应部位病痛的功能,这种功能即 是腧穴的对应治疗作用,一般分为左右对应、上下对应、上下左右交叉 对应,前后对应等 4 种作用。 ①左右对应 :即以人体正中矢状线为对称轴,左侧有病,在右侧对 应的部位上施术,右侧有病,在左侧对应的部位上施术。如左腕关节 疼痛,可取右腕关节穴位。 ②上下对应 :包括四肢上下对应和躯体、四肢上下对应,四肢上下 对应 仅是手足相应、肘膝相应、肩髋相应,还可理解为整个上肢与 整个下肢是相对应的。躯干、四肢上下对应具体为:手足与头相应、腕 踝与颈相应、前臂小腿与躯干相应,肘膝与腰相应。《八总穴歌》“肚腹 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胁肋支沟取,心胸内 关谋,两臂曲池妙,两足肩井搜”。除“两臂曲池妙”外,均属此范围。 ③上下左右交叉对应 :为左右对应与上下对应作用的集合。是指上 肢的左侧穴位有治疗右侧下肢相应部位病痛的作用,或者下肢左侧穴 位有治疗右侧上肢相应部位病痛的作用(或以右治左)。如在右侧手三 里处疼痛,可取左侧足三里。 ④前后对应 :针对躯体前(后)侧患位,可选其后(前)侧相应部位的 腧穴治疗,用之多效。如:治疗急慢性腰痛,在腹部相对应的位置选穴, 常可收显效。 2) 取穴方法 为了不妨碍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根据取穴依据,我们 在远离病变的部位进行辨证取穴,其方法有四种:本经对应取穴,手足 同名经对应取穴、表里经对应取穴、对症取穴。 ①本经对应取穴:有两种方法:本经近部(患病处附近)取穴和远部( 患病处远端)取穴,而在针刺运动疗法中,则以远部取穴为主,以防止 妨碍患部关节活动。如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督脉经型)取人中穴即属 此类。 ②手足同名经对应取穴:手足同名经相通且相应,当某一手经发生 病变,便可取其同名的足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同样当某一足经发生 病变时,也可取其同名的手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右肘关节疼痛,疼 痛重点在曲池穴(手阳明经),即可取与右肘关节相对应的左膝关节的 犊鼻穴(足阳明经)。 ③表里经对应取穴:本法是从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 为取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施治。 ④随证取穴:亦称对症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 出的。如筋病时取阳陵泉穴是因为“筋会阳陵”。 以上四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选用,亦可在远道取穴依据的指导下 相互配合应用。 (2 ) 针刺方法 取穴部位常规消毒,进针后行捻转提插泻法,病人可 出现沉、胀、麻和向患部放射的感觉,谓之“得气”。 2 运动疗法 进针后,运针务使“得气”,在“得气”的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 动患部。主动运动宜缓慢,运动幅度宜逐渐加大。被动运动则用力 宜过猛,要轻缓而柔。损伤在胸腹部都宜配合呼吸运动。如腰部扭伤 在针刺后溪后即可主动或被动地做前弯、后伸、左右旋转等动作, 受留针的影响,不受原腰痛的限制,活动的结果能使腰痛越来越轻。人 体各部位具体运动方法见临床应用章节。 3 治疗反应 远道针刺疗法和患部运动疗法有机的结合,产生三大治疗反应,这 是其它任何一种疗法所没有的。 (1 ) 运动针感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