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生产技术2教学提纲.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味精的生产技术;味精的概述;味精的概述;国内常用的谷氨酸生产菌种;谷氨酸的发酵机理;谷氨酸发酵技术;2、酶水解法;2)糖化 (1)糖化酶的水解作用 (2)糖化酶的来源 (工业上生产的糖化酶,主要来源于曲霉、 根霉和拟内孢霉。曲霉中以黑曲霉产酶活力较高,酶的稳定性也好,能在较高温度和较低pH条件下进行反应) (3)糖化工艺 将30%淀粉乳的液化泵入带有搅拌器和保温装置的开口桶内,按每1g淀粉加80-100U糖化酶计算加入糖化酶,然后在一定pH和一定温度下进行糖化,48h后,用无水酒精检查糖化是否完全。糖化结束,升温至80℃,加热20min,杀灭糖化酶。糖化时的温度和pH取决于糖化酶制剂的性质。;3)酸酶水解法;4)酶酸水解法;谷氨酸生产菌种子的扩大培养;1、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 目的:是要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为发酵罐的投料提供足够数量的代谢旺盛的种子。因为发酵时间的长短和接种量的大小有关,接种量大,发酵时间则短。将较多数量的成熟菌体接入发酵罐中,就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罐的利用率,并且也有利于减少染菌的机会。 对于不同产品的发酵过程来说,必须根据菌种生长繁殖速度快慢及生产的规模决定种子扩大培养的级数。 2、种子级数的定义种子罐级数 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取决于: 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体繁殖速度; 所采用发酵罐的容积 斜面菌种→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发酵罐;种子的扩大培养; (二)一级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的目的在于大量繁殖活力强的菌体,培养基组成应以少含糖分,多含有机氮为主,培养条件从有利于长菌考虑。 (1) 培养基组成 葡萄糖 2.5% 尿素 0.5% 硫酸镁 0.04% 磷酸氢二钾 0.1% 玉米浆 2.5~3.5%(按质增减) 硫酸亚铁、硫酸锰 各2ppm PH 7.0 (2) 培养条件 用1000mL三角瓶装入培养基200mI,灭菌后置于冲程7.6cm、频率96次/min的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12h,培养温度33~34℃ (3) 一级种子质量要求 种龄:12h pH值:6.4± 0.1 光密度:净增OD值0.5以上 残糖:0.5%以下 无菌检查:(-) 噬菌体检查: (-) 镜检:菌体生长均匀、粗壮,排列整齐 革兰氏阳性反应。;(三)二级种子培养 为了获得发酵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菌体,在一级种子培养的基础上进而扩大到种子罐的二级种子培养。种子罐容积大小取决于发酵罐大小和种量比例。 (1) 培养基组成 ;2)培养条件 接种量:0.8~1.0% 培养温度:32~34℃ 培养时间:7~8h (3)二级种子的质量要求 种龄 7~8h, pH 7.2左右,OD值 , 净增0 .5左右 无菌检查 (-) 噬菌体检查(-) 如何防止种子染菌,一旦染菌如何检验? 1)防止种子带菌种子带菌的原因: 灭菌不彻底(如假压); 移种污染; 养或保藏过程中污染; 无菌室管理不善。;谷氨酸的发酵;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谷氨酸发酵的环境控制;总结: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生产菌种的特性、生物素、发酵温度、pH值、通风和发酵产生的泡沫都是影响谷氨酸积累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工艺条件,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