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混凝土及截渗墙施工
1、 二河新泄洪闸混凝土施工
1.1 概述
二河新泄洪闸混凝土工程主要包括:上游铺盖混凝土、闸室底板混凝土、闸墩混凝土、空箱式岸、翼墙混凝土、消力池混凝土、工作桥和检修桥混凝土及公路桥混凝土等几部分。
上游铺盖自桩号4+103.91~4+123.91,铺盖尺寸117.68×20m(长×宽),底板高程6.00m。由三层结构组成:底部为1.6 m厚的回填土;中部为10
闸室自桩号4+123.91~4+144.91,闸室尺寸120.08×21m(长×宽)。包括10cm厚的C20素混凝土基础垫层、2.0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闸底板、4个缝墩、5个中墩、2个边墩和闸墩牛腿及闸门槽等部位的二期混凝土等。闸墩底板高程6.00m,顶高程
消力池自桩号4+144.91~4+172.91,成喇叭形扩散,包括0.9m
岸、翼墙为钢筋混凝土空箱式、扶壁式结构,位于闸室的左右岸对称布置。岸、翼墙混凝土为C25,素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20。岸墙与闸室边墩相连,顶部高程为18.00 m;上游翼墙与上游铺盖相连,顶部高程为17.00 m;下游翼墙与消力池相连,顶部高程为
工作桥和检修桥位于闸室顶部靠近下游侧,共10跨,工作桥为两跨连续梁结构,检修桥为单跨简支梁结构。桥端两侧布置有桥头堡。混凝土为C25。
公路桥位于闸室顶部靠近上游侧,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面宽度8米,除两侧人行道为C25混凝土预制板外,其余均为C40混凝土。
砼总量为2.62万m3,钢筋制安为1671.69T。各部位砼量见表6-1。
泄洪闸工程各部位砼量表 表6-1
序号
工程部位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上游铺盖
m3
1265.00
C20
2
闸室底板
m3
6022.37
C25(C20垫层622.37 m3
3
闸墩
m3
4511.97
C25
4
消力池
m3
3374.78
C25
5
空箱式岸、翼墙
m3
9238.69
C25(C20垫层718.75 m3
6
检修桥
m3
122.40
C25
7
工作桥
m3
551.05
C25
8
公路桥
m3
836.77
C40
9
公路桥预制人行道
m3
34.90
C25
10
闸门槽等二期砼
m3
182.57
C30
11
闸墩牛腿
m3
105.60
C30
1.2 混凝土的拌制和供应
全部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法,由布置在右岸的拌和站统一拌制本工程所需的成品混凝土,其具体的规模及生产能力见第二章所述,混凝土的材料和拌制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1.3 施工道路
由于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部位集中,且拌和系统距施工部位很近,无须专门修筑施工道路,主要结合开挖施工道路使用。为方便浇筑施工,根据砼浇筑程序在基坑内临时设置通道。
1.4 施工程序及分层分块
闸室底板闸墩
闸室底板
闸墩
上游铺盖、消力池
空箱式岸、翼墙
公路桥、工作桥、检修桥
准备
牛腿、Ⅱ期砼
1.4.2 施工分层分块
上游铺盖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止水伸缩缝的设置而定,共分8块施工,其中4块的尺寸为20×17.79m(长×宽),2块的尺寸为20×18.20m(长×宽),其余2块的尺寸为20×4.99m(长×
闸室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根据设置在缝墩中心线处的止水伸缩缝可分5大块施工。但考虑到面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比较大,单仓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再将每仓分为两个小仓施工,分仓线设在中墩中心线处,10块的尺寸均为20×12.00m(长×宽),参见《招标图纸—
闸墩混凝土的浇筑按照2米一层进行分层浇筑施工,具体的分层参见附图6—1。
消力池的混凝土浇筑分块根据止水伸缩缝的设置以及本身的结构特点共分12块施工,具体的分块参见《招标图纸—004》。
岸、翼墙的混凝土按照止水伸缩缝的设置共分8块施工(右岸一侧,左岸相同),详见《招标图纸—008》。每块的分层施工参见附图6—2。
工作桥和检修桥及公路桥混凝土随预制板梁的安装而进行。
1.5 施工准备
1.5.1砼材料
砼拌制所用的水、水泥、骨料、填加剂须经试验测定,满足技术规范及监理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重点控制要求为:
(1)水泥的水化热、安定性等指标。
(2)砂的坚硬、清洁、级配等指标,细度模数控制在2.4~2.8之间。
(3)骨料的坚硬、清洁、级配、超逊径控制等指标。
(4)原材料的运输、储存按有关规范及要求执行,骨料严格控制不同粒径的混料问题。
1.5.2砼配合比
砼浇筑施工前,结合工程的砼配合比情况,检验拌和设备的性能,做砼配合比试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