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弹法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保证使用回弹仪检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准确度和精度,编制本细则。
2适用范围
2.1 本细则仅适用于本中心进行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和结果评定。
2.2 采用单一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混凝土的龄期宜在14~1000天范围以内,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在10MPa~60MPa范围内。
2.3 对于遭受火灾、冻伤、化学侵蚀及存在缺陷等情况下的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受影响层能剔除且回弹测区的质量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第4.1.3条第6项的要求时,可按本细则的规定进行检测。
2. 4 遭受火灾、冻伤、化学侵蚀等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损失情况,可采用回弹法结合取芯修正的方法检测。
2.5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采取取样修正的方法:⑴ 特殊方法成型的混凝土;⑵ 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⑶ 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mm;⑷ 潮湿或浸水的混凝土。
3 编制依据⑴《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⑵ 《回弹法、超声法和综合法检测长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21/T834-2000);⑶《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1
4 检测技术
4.1 抽样方法与抽样数量
4.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全数检测、按检测批检测和单个构件检测等抽样方法,具体采取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应根据工程或结构的情况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4.1.2 按检测批检测时,应将混凝土强度等级、成型工艺、养护条件相同,龄期相近的构件可作为一个检测批,每个检测批的检测构件宜随机确定,检测批构件的数量可采取下述方法确定:⑴ 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T23-2001)的规定确定抽样数量;⑵ 检测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关于样本最小容量的要求,该规范的关于样本最小容量的要求见下表: 表4.1.2
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批的容量 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 检测批的容量 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 A B C A B C2-89-1516-2526-5051-9091-150151-280281-500 2235581320 235813203250 3581320325080 50132003201-1000010001-3500035001-150000150001-500000>500000-------- -- 801252003155008001250--- 12520031550080012502000---(表格已乱)
注: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⑶ 与有关当事方协商一致的抽样数量。
4.1.3 当检测数量不能满足第4.1.2条要求时,宜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
4.1.4 在检测批检测时,每个构件的测区可为5~10个,但应保证推定区间满足《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对于检测批推定区间的限制要求。
4.1.5 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对尺寸较小或次要的构件,回弹测区数可酌情减少,但不宜少于5个;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区数量。
4.1.6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宜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0.1m,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面积宜在0.04m2左右。
4.2 回弹值测量4.2.1 测区中测点的布置,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T 23-2001)的相关规定。
4.2.2 回弹值的测量操作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第4.2节的相关规定。
4.2.3 检测时如弹击点落在裂缝、气孔、裂缝或外露的石子上,该回弹值应作废。
4.2.4 检测时如回弹仪出现滑块移位不正常、弹击锤不挂钩或无法脱钩等异常情况,应更换回弹仪,并对使用该回弹仪检测数据进行确认。有必要时应对该回弹仪检测的构件编号进行登记。
4.2.5 对于钢、木模混用的工程,应对所测构件或测区的模板种类进行记录。
4.3 碳化深度测量
4.3.1 构件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量的数量可按下述方法确定:⑴ 单个构件检测时,应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第4.3节规定的数量测量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⑵ 进行检测批检测时,可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