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形式语言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寒山诗》译本的对比研究.pdf

绘画形式语言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寒山诗》译本的对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古往今来,学界普遍认为诗歌和绘画可以相互借鉴,翻译亦可模仿绘画的表 达形式。然而,鲜有研究者探讨译者的绘画经验和诗歌翻译活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讨译者的绘画经验和诗歌翻译之间的转换关系,本研究基于绘画形 式语言,以寒山诗的两个英译本(加里·施耐德和赤松)为例作对比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1)在视觉要素、节奏和结构三 个维度上,两位译者分别采用了什么翻译方法来反映他们的绘画经验;(2)两译 本在视觉要素、节奏和结构上的选择有什么主要差异;(3)为什么两者在视觉要 素、节奏和结构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1)两位译者的绘画经验差异主要体现在线、 体、点、节奏(包括渐次节奏和重复节奏)以及散点构图在译作中的运用;(2) 在翻译中,赤松主要采用调整语序和删减意象等翻译方法,而施耐德采用的翻译 方法包括利用线条作视线引导、用逗号并置意象和在散点透视中平衡所有要素; (3)两位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绘画经验存在差异。 综上,通过阐释译者的绘画经验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影响译者的艺术认知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绘画经验对提高译诗审美效果的作用,彰显诗歌翻译中跨艺术研究 的意义。 关键词:绘画形式语言,绘画经验,施耐德,赤松,寒山诗 v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ii ABSTRACT iii 摘 要v CONTENTS vi LIST OF ABBREVIATIONS viii LIST OF TABLES ix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 1.2 Rationale 2 1.3 Significance5 1.4 Research Objective and Questions6 1.5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6 1.6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7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8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Formal Language of Painting 8 2.1.1 Visual Art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8 2.1.2 Application of Painting to Translation 10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Cold Mountain Poems 11 2.2.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12 2.2.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s 13 2.3 Summary 14 CHAPTER THREE FORMAL LANGUAGE OF PAINTING 16 3.1 Working Definitions 16 3.1.1 Painting as a Transla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16 3.1.2 Painting as an Interplay of Significant Forms 18 vi 3.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19 3.3 Analytical Framework 22 CHAPTER FOUR T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