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第八课时 伤寒、痢疾、霍乱.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副 伤 寒 1、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 2、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 3、临床上很难区分,确诊需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 优选文档 疾病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及早隔离治疗病人,带菌者调离饮食服务业,并及早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搞好“三管一灭”(粪便、水源、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易感人群可进行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的有口服灭活菌苗Ty2la株的疫苗,保护效果可达50%-96%。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 优选文档 专家建议 人是伤寒杆菌的唯一宿主。 被病人或携带者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对伤寒无免疫力者,前往伤寒高发地前应进行伤寒的主动免疫。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 东汉末年由张仲景撰作。原著《伤寒杂病论》,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该书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并结合临床经验,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优选文档 二 、细菌性痢疾 关键词: 痢疾杆菌、肠道、腹痛、腹泻、脓血粘液便、粪-口途径、慈禧丧命 优选文档 概 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理变化主要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优选文档 病原学 1、病原菌: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 杆菌,有菌毛,无鞭毛及荚膜。 2、分 型: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 优选文档 痢疾杆菌 优选文档 3、毒素: 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 样泻) 4、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 (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以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易重复感染,其次是20-39岁的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 (四)流行特征:夏秋多见,影响因素:降雨量多、苍蝇、饮食、机体。 优选文档 慈禧丧命 73岁大寿 第5天时 高烧、寒战、水样便、脓血粘液便、腐肉血便,不愿离开厕所 御医 鸦片缓解症状 “关门留寇” 一周后丧命 优选文档 发病机制 1、病原菌寄生于肠道,释放内毒素,使肠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性溃疡,出现粘液脓血便。 2、内毒素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出现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等。中毒性菌痢与个体差异有关。 优选文档 临床症状 1、好发部位:直肠和乙状结肠 2、病变性质:假膜性炎 3、分类:按病变性质和病程长短 ⑴急性细菌性痢疾 ⑵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⑶慢性细菌性痢疾 优选文档 预 后 1、痢疾志贺菌群重,福氏易慢性化 2、中毒型病死率高 3、慢性不易根治 4、免疫力低,儿童或老年人病死率高 优选文档 预 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三、霍 乱 甲类、 烈性肠道传染病 战争和贫穷、 印度、 霍乱弧菌、 霍乱肠毒素、 脱水。 优选文档 概 念 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霍乱肠毒素所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病人以轻症多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周围循环衰竭等。 优选文档 优选文档 霍乱流行史 滋生地是印度,当时是’骑着骆驼旅行”。 19世纪,由于通商、航海、朝圣和战争,霍乱开始由印度向外传播,100多年来行程6次世界大流行。 1991年,在南美洲等地发生第7次世界大流行,至今仍未消灭。 1992年10月,印度爆发O139型霍乱,有形成第8次流行趋势。 我国在每次世界大流行中常被波及,深受其害。 优选文档 * * *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